襬
拼音 [bǎi] 注音ㄅㄞˇ
总笔画20画
简体部首衤部 部外笔画15画
总笔画 20画
繁体部首衣部
五笔PULX 仓颉LWLP
郑码WTRR 四角36212
结构左右 电码9189
统一码896C
笔顺丶フ丨ノ丶丨フ丨丨一フ丶丨フ一一ノフ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ǎi(ㄅㄞˇ)

⒈  衣裙的下幅。

统一码

襬字UNICODE编码U+896C,10进制: 35180,UTF-32: 0000896C,UTF-8: E8 A5 AC。

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𧟍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襬

襬【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彼爲切《集韻》班糜切,𠀤音陂。《急就篇註》帬,卽裳也,一名帔,一曰襬。《揚子·方言》帬,自關而東或謂之襬。

披義切,同帔。《篇海》一作𧟍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