䢙
拼音 [bài] 注音ㄅㄞˋ
总笔画10画
简体部首辶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辵部
五笔MPI 仓颉YBUC
郑码WLO 四角36308
结构左下包围
统一码4899
笔顺丨フ一一一ノ丶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ài(ㄅㄞˋ)

⒈  同“敗”,毀壞。

⒉  散走。

统一码

䢙字UNICODE编码U+4899,10进制: 18585,UTF-32: 00004899,UTF-8: E4 A2 99。

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𠟻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䢙

䢙【酉集下】【辵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𠟻《唐韻》《集韻》𠀤薄邁切,音敗。《說文》壞也。《玉篇》散走也。今通用敗。𠟻,古文則。

说文解字

䢙【卷二】【辵部】

𣀩也。从辵貝聲。《周書》曰:“我興受其䢙。”薄邁切〖注〗𠟻,古文䢙。今敗字。

说文解字注

(䢙)𣀩也。夂部曰。𣀩、毀也。䢙與敗音義同。从辵。貝聲。薄邁切。十五部。周書曰。我興受其䢙。微子文。云周書者、葢許所據不系於商書也。亦見口部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