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20kV供电方式的优点(一)

摘要:占地面积小、输送效率高、相对能耗少的20kV供电方式,作为破解电网建设与土地资源利用矛盾的有效手段,将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20kV电压等级的应用推动了中国配电网的升级改造,对于中国电网而言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应用20kV供电。降低了供电企业运营成本,用户用电质量大幅提升,是建设“两型”社会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措施,完全符合科学发展现的要求。
  关键词:电力科技;供电方式;中压配电网
  
  20世纪70年代,中国完成了将众多的繁杂的中压配电网系统电压统一为10kV的工作。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负荷猛增。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10kV供电已经不能满足当地的经济发展需求。
  中压配电网是连接上游高压输电网和亿万终端用户的重要环节,目前,中国主要采用的是10kV、35kV电压等级,其中最大量的是10kV配电网络。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用户用电需求急剧攀升,原有10kV配电系统显现出容量小、损耗大、供电半径短、占用通道、占用土地多等劣势,配电网建设与土地资源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
  
  1 20kV供电方式的优势
  
  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明确提出“十一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中国供电网络目前使用的10kV配电网由于自身特点的限制,不能很好地适应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加。20kV配电网可以克服10kV配电网技术上的不足,又有投资少、能耗低的经济优势,不仅可以解决目前中压配电网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还有利于电网的节能降耗,具体的优势和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能满足多回路、高可靠性的要求,减少电能损耗。以采用相同导线输送相同功率电能为例,20kV线路可降低损耗75%,为破解配电网发展瓶颈,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将20kV电压等级纳入了电网系统输配电序列,并选择在已取得一定实践经验的江苏(经济发达、用电量大)进行研究和试点。与原有作为城市中压配电网主力的10kV电压等级相比,20kV供电半径增加60%,供电范围扩大1.5倍,供电能力提高1倍,输送损耗降低75%,通道宽度基本相当,在输送功率相同的时候,可以大量减少变电站和线路布点。
  (2)对于较大容量的客户可以减少投资、节约土地,并且提供最优化的供电方式。资料显示,到2008年底,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报装容量在6000-10000kV安的用户有50个,10000kV安以上的36个,其中要求双电源供电的49个。如果用10kV供电,则无法满足其要求,如采用35kV供电,总投资约为20.1亿元。而采用20kV供电的总投资只有11.7亿元,节省近一半。据悉,这85个大用户因为采用20kV供电,还比35kV供电节约土地约15.84hm2,同时运行维护费用与10kV基本相当,给大客户带来的最优化的供电方案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