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教学实录(一)

师:被称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鲁迅的哪些作品呢?
生:社戏。
生:孔乙己。
师:闰土是哪里的人物了?
生:故乡,还有迅哥。
师:不对,迅哥是社戏里的人物。我们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呢?比如写老师的。
生:藤野先生。
师:对(幻灯片演示),我们学过鲁迅的小说有《故乡》《社戏》《孔乙己》,鲁迅的小说多是描写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鲁迅在给予他们极大同情的基础上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散文呢,我们学过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如果说鲁迅的小说是揭示社会现实,那么鲁迅的散文则是他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生命的人和物的深切怀念。鲁迅先生创作的作品题材多样,除小说、散文还有历史故事、散文诗等,但最能表达鲁迅深刻思想的是鲁迅的杂文。那么大家了解什么是杂文吗?有哪位同学知道?
生:不知道。
(幻灯片演示):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它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但以议论为主。杂文不像一般议论文那样抽象地说理,或者简单地举例说明,而是运用形象化的方法,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剖析,以比喻、征引、联想、引申、夹叙夹议等手法来阐发深刻的道理。
师: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杂文是议论文的一种,它与一般议论文的区别在于它运用形象化的方法而不是抽象的说理。其次我们看一下杂文的题材及其特点……
(幻灯片演示):杂文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篇幅短小,形式灵活。杂感、随笔、短评、札记、书信、日记、编后、序跋、演讲等,都可以为一篇好的杂文。杂文特点是:
一、篇幅短小,取材广泛;二、敏锐迅速,泼辣犀利;三、冷嘲热讽,幽默风趣;四、说理形象,议论生动。
师:那么鲁迅的杂文又有什么特点呢?鲁迅先生自己说:“杂文是感性的神经”,它能够“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和抗争”,可见鲁迅的杂文“战斗性”是非常强的,有人评价说鲁迅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所以说鲁迅的杂文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潜力,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板书)。师:首先我们来进行一下背景介绍,・・…
(幻灯片演示背景)
师:同学们对于鲁迅其人应该很了解了吧,在这里不过多介绍,只再重点强调两个地方,一个是鲁迅是“三家集于一身”,哪三家大家要知道,其次是鲁迅的散文集和散文诗集分别是什么,不要弄混了。
师:最后我们来说一下《且介亭杂文集》,这篇《拿来主义》就是选自于《且介亭杂文集》,那么“且介亭”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生活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于是鲁迅先生将“租界”各取一半,也就是“且介”表现了鲁迅先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对帝国主义的憎恨。而《且介亭杂文集》也就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写的,暗示了国民党统治时期黑暗的社会现实。这是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面我们看这篇文章的背景。
(幻灯片演示):(第一条)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反动政府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强调:从这一条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现状是帝国主义人侵,反动政府媚外。(第二条)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落后,各帝国主义不断输人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因而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产生了一种盲目排外的思想,不能正确对待外国的东西。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间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同时革命内部在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相当混乱的观点。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拿来主义》一文,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反动派的卖国罪行,阐明了无产阶级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