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学实录(一)

师:进人新课之前,我们先一起背诵李清照的那首《醉花阴》。
(师生齐背)
师: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李清照的另外一首愁肠百转的词《声声慢》。
师:先清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
(生读)
师:读过这首词,你有什么感觉?
生:凄凄惨惨的。
师: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呢?
生:惨;凄。
生:我觉着这首词和上首词(醉花阴)一样,都是表达出作者的愁。
师:一个字“愁”(板书)。课文最后讲得很明白“怎一个愁字了得!”,文章通篇都是写愁的,那么我们可以简单地比较一下,这首词是写愁的,《醉花阴》也是写愁情的,“薄雾浓云愁永昼”。两处“愁”有什么区别吗?你看,从它的内容,从它的情感,从它的程度上来看一看,两处“愁”有什么区别?
生:我觉得《声声慢》这首词的“愁”比《醉花阴》的“愁”更深一些。
师:具体一点。
生:前面说黄花时只是说瘦,而这里的“憔悴损”说明凋零、枯萎、殆尽了。
师:《醉花阴》只是消瘦、飘零。《醉花阴》的愁虽然很浓,但是和《声声慢》比起来,还是要浅一些,或者说《声声慢》的愁更深、更浓更重。作者最后不是讲了吗“怎一个愁字了得”,也就是说仅一个“愁”字还表达不了。
师:既然这首词是写愁的,那么她是如何表达她如此深重,浓得化不开的愁的呢?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最好,最深刻,表达得淋漓尽致?
《声声慢》被称为千古第一悲情之词,写愁写悲写得最深,从哪些地方能传达出来?
生:我觉得是第一句,首先她是用叠词,可以让愁使人感觉更加丰富。她的寻觅、冷清、凄惨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师:有层次感。
生:对。
师:怎么讲’了
生;因为她写《声声慢》的时候她的丈夫已经去世,所以说她一个人感到很孤独,开始寻觅。寻觅过后没有结果,或者说她寻觅的结果就是冷清。感觉到冷清之后,她自己内心的感受,就是非常凄惨。
师:好,我们抛开文本,从生活常识来看,人在什么情况下才寻觅?
生:内心有所失落。
生(小声):东西丢了。
师:有两种情况:一是我们的东西丢了,寻觅,但一般不说“寻寻觅觅”;心中失落的时候,怅然若失就“寻寻觅觅”,仿佛一直在寻找什么。那么李清照她在寻觅什么呢?
生:她和丈夫在一起的时候的那段时光。
师:那段幸福的日子。还有吗?
生:还有国家的命运非常凄渗,她想找些出路。
师:好像在寻找一切,寻找她以前那段所有的美好时光,美好的日子。但最后找的结果只是冷冷清清。
房拢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
师:拢16ng是“窗户”的意思,同学们要记住。
师:这位同学刚才讲到层次,那么其实开篇十四个叠字,我们是可以简单地分成几层。寻寻觅觅,明显是李清照的一个动作。那么寻觅的结果是冷冷清清。这里的冷清是描写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