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故事

时间:2020-12-19 02:32:54 名人故事素材

第一篇:《促进青少年的100个珍惜生命故事_第一章》

一个父亲创造的奇迹

有一天,父亲要带着自己的小女儿去纽约和妻子相聚。

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客轮上,一天早晨,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忽然,客轮猛地晃动起来,父亲应声而倒,那把刀狠狠地插在父亲的胸口上,他的手转眼间颤抖得很厉害,脸色发白。女儿听到尖叫声,忙跑了过来扶着父亲,但是她不知道父亲已经受了伤。

父亲微笑着扒开女儿的手,告诉她:“没事儿的,只是摔了一跤。”然后,他轻轻地捡起了那把刀,用大拇指抹掉了血迹,慢慢地爬起来。父亲依然每天晚上给女儿唱摇篮曲,早晨再给她系上最美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

到达纽约港的前一天晚上,父亲来到了女儿身边,对她说:“明天见到妈妈,告诉她,我爱她。”女儿不解地说:“可是明天你就见到她了呀,为什么不亲自告诉她呢?”父亲笑了,俯身在女儿额头上留下了深深的一吻。

到达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认出在人群中的妈妈,她大声喊道:“妈妈,妈妈!”这时,旁边的游人一声惊呼,女儿转头看去,父亲已经仰面朝天倒在地上,胸口血如井喷一般,他死了。

尸检的结果很令人惊讶,那把刀把他的心肌切成了两半,而他却多活了三天。医院唯一的解释是:由于切口太细了,使两块心肌紧紧贴在一起,又输送了三天的血液。

在一次医学讨论会上,人们纷纷要给这个奇迹起个名字,有的说叫“大西洋奇迹”,还有的说就以父亲的名字命名。这时,一位资深的老医学家说:“亲情”。

骇世亲情

一天半夜,一场特大的泥石流吞没了熟睡的小山村。天亮时分,救援人员赶到,小山村已夷为平地,全村无一人幸免于难。突然,有人惊叫:“下面有声音!”大伙儿跑来一看,一间埋在泥石流下的小木屋,仅剩下一个屋顶。

救援人员刨开泥土,掀开屋顶,只见屋里全被泥沙填满,唯独房梁下还有一点小小的空隙,一个赤裸裸的小女孩儿一动不动地蜷缩着,看样子还不到两岁。救援人员赶紧将她抱出来,她却死活不肯离开,指着小屋哭出了声:“妈——”顺着小女孩儿手指看去,在她蜷缩过的泥沙里,隐隐约约露出一双泥手,十个手指。有人惊叫:“下面还有人!”顿时,救援人员以那双手为中心,沿着四周小心翼翼地往里刨。不一会儿,人们眼前出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个半身赤裸的女人,个子很矮,全身呈站立姿势,双手高高举过头顶,像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这女人竟是一个盲人!她被挖出来时身体已经僵硬了。小女孩儿还不肯走,指着刨出的泥坑,又哭出一声:“爹——”天哪,难道下面还有人?大伙儿立刻继续往下刨,就在女人脚下,又刨出了一个半身赤裸的男人,他昂首屹立,身子直挺,双肩高高耸起„„这男人也是一个盲人!

原来,矮女人是站在男人的双肩上,双手高高举着小孩„„

(吴天)

地震中勇救同学

在北川县,记者见到一位右臂挂在绷带上的女生,一双大眼睛,美丽而纯真。记者再凑前一看,发现女生的右手已经没有了,此时正裹着绷带。她正在姐姐的陪伴下,准备转院到武汉治疗,于是记者上前与她攀谈起来。

像每一个死里逃生的灾民一样,都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她叫赵春林,是北川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地震发生时,才刚刚上课10多分钟,教室在二楼的赵春林和60多位同学立即感到天昏地暗,地动山摇,随后就被高大沉重的预制板砸倒,埋在废墟中,右手疼痛难忍。

此时头脑中一片空白的她只能凭着求生的本能,向外挣扎,但是右手已经不听使唤,左手也软弱无力。

此时,一双男生有力的手臂在她面前出现了,仿佛是灾难中的天使,帮她拨开砖石瓦砾,将她拽出正在继续下落的危险地带。春林透过浓重的尘雾,定睛一看,发现前来援助他的正是同一个乡镇的同学杨彪。他俩初中就在一个中学就读,高中又一起考上了县城的这所重点中学。

春林爬出废墟,用残存的左手拉杨彪,却怎么也拉不动,原来杨彪已被高大沉重的预制板死死压住了下半身,此时的杨彪用残存的力量摆摆手,用眼睛示意春林赶紧离开危险地带,随即,杨彪就昏过去了„„说到这儿,记者看到,春林侧过脸,伤心的泪水滑落面颊。后来春林再也没有找到杨彪,不知是因失血过多,长眠地下,还是奇迹发生,死里逃生?

记者听后,感怀不已,杨彪平时可能就是一位普通的同学,但在生死时刻,却表现出人性的光辉,在已经身受重伤的情况下,还在用残存的力量营救同学脱险。如果杨彪不死,我们该有多少后续的美丽故事可以期待?救命同学杨彪,你在哪里?

血奶

没人知道她们从哪里来,不知道名字的女人和孩子成了淮河村的一个谜。女人白天总用一根长竹竿在河里探来探去,晚上则一个人坐在河边或坝头上,对着河水发呆。

女人住在村西头靠近河边的河神庙里。由于年久失修,庙已非庙,显得破败不堪。五年前,这里曾住过一个军人,说是勘测水文搜集资料的。1998年抗洪救灾的时候,军人在这里牺牲了,没人记住他的名字。半年后女人就来了,村里人谁也没想过女人和那个军人会有某种瓜葛。

村里的女人们同情女人,也可怜女人,对女人住在村里的破庙没说什么,女人对女人总能有一种迁就。村里的男人们觉得这个女人虽然有些怪异,但也没表示反对,女人就这样很自然地住了下来。

没想到的是,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女人就突然生了个孩子。在乡下人眼里,她毕竟没男人,没男人的女人生了孩子意味着什么?村里的女人们对女人的同情和可怜随即就成了辱骂,边骂边看紧了自家的男人。男人们虽不敢声张,但也真想攥紧拳头,把那个下流的、龌龊的家伙砸个稀巴烂。

第二篇:《珍爱生命小故事》

生命、生存、生活思索点滴

富村小学杜勇

小沈阳虽不是什么文学家、哲学家虽说他只是博得台下观众一笑,但是他有一句台词太精辟了:“人这一生可短暂了,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这一辈子就过去了”,说的是生命短暂人们应该珍惜生命。还有泰戈尔曾说过:“上天完全是为了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设下了重重的障碍”。有些人在生活中遇到点挫折,遇到点苦难就放弃努力、放弃理想,甚至放弃生命。司科特·菲茨杰拉德也曾说“如果你足够坚强,你就是史无前例的”张海迪5岁的时候,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医生们一致认为,象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在死神的威胁下,张海迪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也许不会长久了,她为没有更多的时间工作而难过,更加珍惜自己的分分秒秒,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去延长生命。她在日记中写到:“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1970年,她随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母到莘县尚楼大队插队落户,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便萌生了学习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

念头。她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物,努力研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书。为了认清内脏,她把小动物的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儿,在自己的身上练针体会针感。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掌握了一定的医术,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

后来,她随父母迁到县城居住,一度没有安排工作。她从保尔·柯察金和吴运铎的事迹中受到鼓舞,从高玉宝写书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决定走文学创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笔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启迪人们的心灵。她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写日记、读小说、背诗歌、抄录华章警句,还在读书写作之余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会了识简谱和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现在她已是山东省文联的专业创作人员,她的作品《轮椅上的梦》问世,又一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认准了目标,不管面前横隔着多少艰难险阻,都要跨越过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便是张海迪的性格。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拿来一瓶进口药,请她帮助翻译文字说明,看着这位同志失望地走了,张海迪便决心学习英语,掌握更多的知识。从此,她的墙上、桌上、灯上、镜子上、乃至手上、胳膊上都写上了英语单词,还给自己规定每天晚上不记10个单词就不睡觉。家里来了客人,只要会点英语的,都成了她的老师。经过7、8个年头的努力,她不仅能够阅读英文版的报刊和文学作品,还翻译了英国长篇小说《海边诊所》,当她把这部书的译稿交给某出版社的总编时,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并热情地为该书写了序言:《路,在一个瘫痪姑娘的脚下延伸》。

以后,张海迪又不断进取,学习了日语、德语和世界语。海迪还尽力帮助周围的青年,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珍惜青春,努力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祖国的兴旺发达献出自己的光和热。不少青少年在她的辅导下考取了中学、中专和大学,不少迷惘者在与她的接触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变得充实和高尚起来。张海迪在轮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生命之歌,这支歌的主旋律是: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而勇敢开拓、无私奉献!

珍爱生命的小故事

比尔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眼睛受了伤,视力不断下降,几个月后将完全失明。妻子为了给他能见到光明的日子里留下点什么,决定把家具和墙壁粉刷一遍。

油漆匠工作很认真。他虽是断了半只胳膊的残疾人,但他很快乐,一边干活一边吹着口哨。一个星期后他完成了粉刷工作,其间也知道了比尔的情况。

比尔对油漆匠说:“你天天那么开心,也让我感到高兴。”算工钱时,油漆匠少算了100美元。

比尔不解:“你少算了工钱。”

油漆匠说:“我已经多拿了,一个即将失明的人还这么平静,你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勇气。”

比尔却坚持要再给油漆匠100美元,他说:“我知道了残疾人也可以自食其力,活得很快乐。”

珍惜生命的故事

我给大家讲两个有关珍惜生命的故事。

一个故事是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蔓延开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杭州也不例外;疫情就是命令。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领导杭州人民一起抗击非典,与疾病作顽强的抗争。杭州首先适时扩大范围隔离法,切断疾病传播一切途径,取得没有一个人被非典传染的成绩,使杭州成为全国抗击非典的典范。这是政府珍惜人民群众生命的故事例。

另一个故事是讲高位截肢张海迪阿姨。因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整天只能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张海迪阿姨不向命运低头,

克服常人不可想象的困难,自学成才,精通许多国家的语言,翻译了许多外文书籍和资料,成了全国人民的学习榜样,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生命属于人们的,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要以市委书记王国平和张海迪阿姨为榜样,决不向困难与挫折低头,通过自身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创造来之不易的美好人生。

一是着力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头脑自作主,引导孩子积极参加劳动、参予社会活动,让孩子多看、多想、多做,从而增长见识,以促成孩子及早自主自立;

二是注意培养孩子自救能力,让孩子在学龄前、学龄中了解认识诸如“生存的意识、条件、手段、方法,以及为什么会死亡”等方面的系统科学知识,教给孩子“怎样面对强暴”“如何救触电者”“怎样救溺水者”“怎样科学用电”“如何防止雷击”等具体行为方法;

三是培养自我防范能力,教给孩子“如何辨别好人坏人”“怎样进行适度的娱乐和玩耍”“如何快速应变突发事件”“怎样进行自我控制”等方面的具体知识和行为能力;

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着眼于学生健康成长,着力于养成学生仁爱之心、感恩之心、正义之心

在人生长河中,有多少人出生,又有多少人死去啊,有的人轰轰烈烈,有的人默默无闻,有的人为了自己的梦想与理想不停的奋斗着,也有的人虚度此生,有的人以犯罪告终……

生命生存生活的教育,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生命的真谛,生存的意义,生活的追求。

生命的教育,进一步让我了解生命的可贵和生命的来之不易。母亲怀胎十月,经受了万般痛苦生下了我们,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父母每天都在为我们默默地奉献着。

茫茫宇宙,芸芸众生,也许你很普通,很平凡。但无论你扮演着那个角色,从事着什么样的工作,只要认真尽好自己应尽的那份责任,你这辈子就算是没白过。如果说生命的长短用时间来计算,那么生命的真实存在就要用责任来衡量。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而人的一生中所承担的责任却是多重的:童年时代的只要责任是健康成长,学生时代的主要责任是学习知识,成年后的责任则变得更多,遵守社会公德的责任,遵守职业岗位的责任,经营和维护家庭的责任,赡养父母和抚养子女的责任……在生命的每一天种,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变换着身份,有着不用身份下的不同责任。如果我们时时都能担起这种不同角色下的责任,那么我们的生活将充实而精彩。如果每一天都如此充实而精彩,我们的生命也就不会被虚度和浪费。在人生路上,我们可能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境遇击倒,欺凌甚至被碾得粉身碎骨,这时,很多人可能觉得自己已经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将要发生什么,人永远都不能丧失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不取决于我们拥有多少财富,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我们是无价之宝-----请永远不要忘记这个!请珍惜生命。生命是要用生命过程来诠释的,她的意义,她的价值,她的美,无不显示在生命的延续和对生命价值的不断升华之中。所以,活着,已经死了;死了,却永远活着,是一个平凡却又十分严肃的生命价值话题。

生存的教育,教给了我要会主动学习和掌握生存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懂得如何更好地生存下去。

生存,不是你自己活着。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能独立生活的人,她不是野兽,就是上帝。”人要有朋友,而且要学会处理朋友和自己之间的关系。生存也要和钱打交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不知何时,理财一词风靡神州大地。共同基金,股票,债券,存款,保险,住房抵押贷款,消费信贷……各种各样的概念和理财产品丰富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词汇,也让老百姓眼花缭乱。这时我们就得懂得什么是理财,大学生需不需要理财,为合理,如合理。首先我们不能成为月光族,我们要合理利用,写清单,认真分析收入与支出。挫折和痛苦是人生必然要遭遇的情遇。人生的不同不在于幸与不幸,而在于面对挫折,痛苦时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行为。那些直面挫折,挺进沙漠,跋涉戈壁的人谱写出生命无比美丽的华章,然而,也有一些人再风雨中过早地凋零,再冰雪中冻结了生的希望。

生活教育,告诉我要学会生活,学会健康的生活。人往往到失去健康的时候,才发现健康的重要性。与其失去健康后才知道后悔,还不如现在就开始珍惜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我们不仅要有健康的生活习惯,还要有生活能力,不要依赖父母。人们渴望获得财富。为了{珍爱生命故事}.

能够拥有它,有人不断地追求,企图通过投机取巧追上它,但它很快逃掉了;为了能够找到它,有人挖空心思,然而却不见它的踪影。其实,真正的财富与每个人都相伴左右,只是因为它往往包裹着一层层厚重外衣,所以人们对它视而不见,甚至避之不及。财富并非可望而不可即,它就深藏在生活的艰辛和心灵的快乐之中,只有穿越一层层的艰难外衣,方可领悟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足的内涵。

三生教育,不仅让我学到了更多关于人生的本质,而且学到了更多关于人生更高层次的东西。感谢三生教育,并且希望三生教育能够普及到所有中学,大学和其他工作岗位,让大家一起热爱生命,珍惜生活!

有人说:生命是出生的无知,少年的纯真,青年的朝气,中年的稳健,老年的愤世疾俗.有人说:生命是夕阳朝落,是金樽美酒,是三月阳春白雪,是万里平沙秋燕,是孤月只影的漂泊.

生命究竟是什么呢?

也许,生就是偶然,死就是必然.

也许,生与死除了那几声欢呼雀跃,那几声无病呻吟以外,就再也没有什么别的了.由生到死,无非就是短暂的几十年!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拥有的也许就只有时间而已.对于一个老人来说,他拥有的也许就只有阅历,而不再有时间.那么青年呢?我想他们拥有的是生命中最值得用自己的双手去勾勒的美丽宏图的画笔!

青年,有了烦恼,有了苦楚,有了压力,有了无奈.但我们拥有更多的是机遇和挑战.上帝说:我给你们的是同等的机遇!但为什么有人的人生是那么精彩纷呈,而有人的人生却是落魄萧条呢?

生命的可贵在于我们自己懂得把握,懂得珍惜!

生命的价值在于我们能够懂得取舍,懂得准备!

那么,生活又是什么呢?

记得李阳老说过:如果你活着,你就已经成功;如果你健康的活着,你就已经非常成功;如果你在非常成功的同时,还为社会做了贡献,你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功的奇迹!白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

记得小时候,问妈妈:"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妈妈抚摩着我的头说:"只要你的心中有春天,一年四季就都会是春天"

可是如果当你总是想着:过了今天还会有明天时,岁月的车轮已即将驶出青春的轨道,甚至你还来不及去想,就已经走向了生命的末端.试问,到那时,你还可以见到来年的春天吗?

生活之于我们是平平淡淡,还是轰轰烈烈?是碌碌无为,还是收获丰盛?

即使生活在平凡之中,但能无谓的追寻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亦是一种宁静和享受!记得有位诗人曾说:心灵的仰望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一个人的成败不是因为种族,出身关键是你心中有没有仰望生活的平台.

时光悠悠,在凡尘俗世里,又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呢?

然而,何处无花开,何处又无花败?在生命历程的转弯处,我想,只要我们能真诚的

第三篇:《珍爱生命的小故事》

珍爱生命的小故事

1、“叔叔,我是不是最勇敢的”

2008年5月15日上午,救援人员在北川县曲山小学发现7名被埋学生。其中,12岁的女孩李月由于左腿被楼板死死地压住,小腿部分已经变成黑色,而在她的后面还有几个孩子等待着救援。救援持续24小时后,专家确定月月的腿已经坏死,只能进行截肢手术救援。截肢手术开始前,救援人员用布条蒙上了月月的双眼。20分钟后,月月的腿被截肢,被抬出了废墟。她身后的同学也先后被顺利救出。在被救援人员抬出废墟的最后一刻,坚强的月月问道:“叔叔,我是不是最勇敢的?”

2、被困70小时,女孩自断右腿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