𤟇

𤟇
拼音 [yǎn] 注音一ㄢˇ
总笔画11画
简体部首犭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犬部
五笔QTOO 仓颉KHFF
郑码QMUU
结构左右
统一码247C7
笔顺ノフノ丶ノノ丶丶ノノ丶
基本解释

统一码

𤟇字UNICODE编码U+247C7,10进制: 149447,UTF-32: 000247C7,UTF-8: F0 A4 9F 87。

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𤟇

𤟇【巳集下】【犬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以冉切,音琰。《山海經》女和月母之國有人,名曰𪂧。北方曰𪂧來之風曰𤟇。是處東極隅,以止日月,使無相閒出沒,司其短長。《註》言北方亦有兩名,曰𪂧𤟇。任臣云:人名曰𪂧,亦曰𤟇,處東隅以止日月。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𤟇

𤟇【巳集下】【犬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以冉切,音琰。《山海經》女和月母之國有人,名曰𪂧。北方曰𪂧來之風曰𤟇。是處東極隅,以止日月,使無相閒出沒,司其短長。《註》言北方亦有兩名,曰𪂧𤟇。任臣云:人名曰𪂧,亦曰𤟇,處東隅以止日月。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