鳀
拼音 [tí] 注音ㄊ一ˊ
繁体 总笔画17画
简体部首鱼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QGJH 仓颉NMAMO
郑码RKAI 四角26181
结构左右 电码7666
统一码9CC0
笔顺ノフ丨フ一丨一一丨フ一一一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鳀(鯷)tí(ㄊ一ˊ)

⒈  〔鳀鱼〕体长十余厘米,银灰色,侧扁,生活在海中。亦称“黑背鳀”。幼鱼干制品称“海蜒”。

统一码

鳀字UNICODE编码U+9CC0,10进制: 40128,UTF-32: 00009CC0,UTF-8: E9 B3 80。

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鳀字收录于 现通表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基本词义

〈名〉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鳀

鯷【亥集中】【魚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正韻》杜兮切,?音題。同鮷。《博雅》鮎也。《類篇》魚重千斤。《戰國策》鯷冠秫縫。《註》鯷,大鮎,以其皮爲冠。

《前漢·地理志》會稽海外有東鯷人。

《廣韻》《集韻》?是義切,音䜴。

《廣韻》特計切《集韻》大計切,?音弟。

《集韻》上紙切,音是。義?同。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鳀

鯷【亥集中】【魚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正韻》杜兮切,?音題。同鮷。《博雅》鮎也。《類篇》魚重千斤。《戰國策》鯷冠秫縫。《註》鯷,大鮎,以其皮爲冠。

《前漢·地理志》會稽海外有東鯷人。

《廣韻》《集韻》?是義切,音䜴。

《廣韻》特計切《集韻》大計切,?音弟。

《集韻》上紙切,音是。義?同。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