馕
拼音 [náng] [nǎng] 注音ㄋㄤˊ ㄋㄤˇ
繁体 总笔画25画
简体部首饣部 部外笔画22画
总笔画 25画
五笔QNGE 仓颉NVJBV
郑码OXER 四角25732
结构左右
区位6646
统一码9995
笔顺ノフフ一丨フ一丨丶フ丨フ一丨フ一一一丨丨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馕(饢)náng(ㄋㄤˊ)

⒈  一种烤制的面饼,中国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当作主食。

统一码

馕字UNICODE编码U+9995,10进制: 39317,UTF-32: 00009995,UTF-8: E9 A6 95。

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馕字收录于 现通表

异体字

?

详细解析

基本词义

náng

〈名〉

(1) 用小麦面或玉米面烤制的圆饼 [pancake of wheat or corn flour],为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的主要食物之一

他晚上送了一块馕给我

(2) 另见 nǎng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馕

?【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28画,部外筆画:22画

《集韻》乃浪切,音?。與儾、??同。《類篇》寬緩也。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