蠰
拼音 [náng] 注音ㄋㄤˊ
总笔画23画
简体部首虫部 部外笔画17画
总笔画 23画
五笔JYKE 仓颉LIYRV
郑码ISER 四角50132
结构左右
统一码8830
笔顺丨フ一丨一丶丶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一丨丨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náng(ㄋㄤˊ)

⒈  〔蟷蠰〕见“蟷”。

统一码

蠰字UNICODE编码U+8830,10进制: 34864,UTF-32: 00008830,UTF-8: E8 A0 B0。

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𧐀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蠰

蠰【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7画

《唐韻》《集韻》《正韻》𠀤式亮切,音餉。《爾雅·釋蟲》蠰,齧桑。《註》似天牛,長角,體有白點,喜齧桑樹作孔,入其中。江東呼爲齧髮。

師莊切,音霜。義同。

《廣韻》如兩切,音壤。《爾雅·釋蟲》土螽,蠰谿。《註》似蝗而小,今謂之土𧎩

《集韻》奴當切,音囊。蟷蠰。詳蟷字註。

如陽切,音穰。義同。亦作𧖒

说文解字

蠰【卷十三】【虫部】

𧒾蠰也。从虫襄聲。汝羊切

说文解字注

(蠰)𧒾蠰也。从虫。襄聲。汝羊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