颚
拼音 [è] 注音ㄜˋ
繁体 总笔画15画
简体部首页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KKFM 仓颉RSMBO
郑码JJZG 四角61282
结构左右 电码7329
区位8206
统一码989A
笔顺丨フ一丨フ一一一フ一ノ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颚(顎)è(ㄜˋ)

⒈  某些节肢动物摄取食物的器官。

⒉  同“腭”。

统一码

颚字UNICODE编码U+989A,10进制: 39066,UTF-32: 0000989A,UTF-8: E9 A2 9A。

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颚字收录于 现通表

异体字

??

汉英互译

chap、jaw、mandible

详细解析

基本词义

è

〈名〉

(1) 动物的颌的俗称。骨名 [jaw]。如:上颚;下颚

(2) 腭。分隔口腔和鼻腔的组织 [palate]。如:颚骨(生理学名词。俗称腮帮骨。人有下颚骨及上颚骨)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颚

顎【戌集下】【頁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五閣切《集韻》逆各切,?音咢。《玉篇》面高貌。同䫷。

《廣韻》嚴敬曰顎。《集韻》恭嚴也。或作??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颚

顎【戌集下】【頁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五閣切《集韻》逆各切,?音咢。《玉篇》面高貌。同䫷。

《廣韻》嚴敬曰顎。《集韻》恭嚴也。或作??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