隁
拼音 [yàn] [yǎn] 注音一ㄢˋ 一ㄢˇ
总笔画11画
简体部首阝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阜部
五笔BAJV 仓颉NLSAV
郑码YHKZ 四角71214
结构左右
统一码9681
笔顺フ丨一丨フ一一フノ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àn(一ㄢˋ)

⒈  古同“堰”,挡水的低坝。

统一码

隁字UNICODE编码U+9681,10进制: 38529,UTF-32: 00009681,UTF-8: E9 9A 81。

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隁

隁【戌集中】【阜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於建切,音漹。《玉篇》以畜水也。《集韻》本作堰,亦作?。障水也。

《集韻》隱幰切,音偃。阪也。

人名。《前漢·藝文志》陽丘侯劉隁賦十九篇。《師古註》隁音偃。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