镻
拼音 [dié] 注音ㄉ一ㄝˊ
总笔画12画
简体部首镸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長部
仓颉SIHQO
郑码CHMO 四角75780
结构左右
统一码957B
笔顺一丨一一一フ丶ノ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dié(ㄉ一ㄝˊ)

⒈  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名。

统一码

镻字UNICODE编码U+957B,10进制: 38267,UTF-32: 0000957B,UTF-8: E9 95 BB。

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𨱷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镻

镻【戌集上】【長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徒結切,音絰。《爾雅·釋魚》镻蝁。《註》蝮屬,大眼,最有毒。今淮南人呼蝁子。

说文解字

镻【卷九】【長部】

蛇惡毒長也。从長失聲。徒結切文四重三

说文解字注

(镻)蝁也。各本誤。今正。此用釋魚文也。虫部曰。蝁、镻也。二篆爲轉注。今各本蝁篆下作虺屬者。非是。蛇毒長。从長。說从長之意。郭璞云。蝁者、蝮屬。以上七字、今本作蛇惡毒長也从長七字。甚譌舛。釋文引蛇毒長也。無惡字。亦可證今本之誤。失聲。徒結切。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