貚
拼音 [tán] 注音ㄊㄢˊ
总笔画19画
简体部首豸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 19画
仓颉BHRRJ
郑码PQKE 四角26256
结构左右
统一码8C9A
笔顺ノ丶丶ノフノノ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án(ㄊㄢˊ)

⒈  〔貙(chū)貚〕古书上说的虎一类的猛兽。

统一码

貚字UNICODE编码U+8C9A,10进制: 35994,UTF-32: 00008C9A,UTF-8: E8 B2 9A。

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貚

貚【酉集中】【豸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徒干切《集韻》唐干切,?音壇。《說文》貙屬。

《廣韻》徒年切《集韻》亭年切,?音田。

《集韻》他干切,音灘。

徒案切,音憚。義?同。

说文解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貚

貚【酉集中】【豸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徒干切《集韻》唐干切,?音壇。《說文》貙屬。

《廣韻》徒年切《集韻》亭年切,?音田。

《集韻》他干切,音灘。

徒案切,音憚。義?同。

说文解字

貚【卷九】【豸部】

貙屬也。从豸單聲。徒干切

说文解字注

(貚)貙屬也。从豸。單聲。徒干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