褈
拼音 [chóng] 注音ㄔㄨㄥˊ
总笔画14画
简体部首衤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衣部
五笔PUTF 仓颉LHJG
郑码WTKB 四角32215
结构左右
统一码8908
笔顺丶フ丨ノ丶ノ一丨フ一一丨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chóng(ㄔㄨㄥˊ)

⒈  複。

⒉  增益。

⒊  厚。

统一码

褈字UNICODE编码U+8908,10进制: 35080,UTF-32: 00008908,UTF-8: E8 A4 88。

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褈

褈【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直容切《集韻》傳容切,?重平聲。《玉篇》複也。《說文》增益也。

《類篇》厚也。

儲用切,讀去聲。繒縷也。

昌容切。同?。詳?字註。

说文解字

緟【卷十三】【糸部】

增益也。从糸重聲。直容切

说文解字注

(緟)增益也。增益之曰緟。經傳統叚重爲之。非字之本。如易之重卦、象傳言重巽。又言洊雷震、習坎、明㒳作離、兼山艮、麗澤兌皆謂緟之也。今則重行而緟廢矣。增益之則加重。故其字从重。許書重文若干皆當作緟文。从糸。重聲。直容切。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