蜝
拼音 [qí] 注音ㄑ一ˊ
总笔画14画
简体部首虫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 14画
仓颉XTCLM
郑码ECI 四角44136
结构上下
统一码871D
笔顺一丨丨一一一ノ丶丨フ一丨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í(ㄑ一ˊ)

⒈  古同“蜞”。

统一码

蜝字UNICODE编码U+871D,10进制: 34589,UTF-32: 0000871D,UTF-8: E8 9C 9D。

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蜝

蜝【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𠀤音其。《玉篇》蟚蜝也。《集韻》似蟹而小,不可食。《晉書·蔡謨傳》初渡江,見蟚蜝,大喜,曰:蟹有八足,加以二螯令烹之,旣食,吐下委頓,方知非蟹。謝尚曰:卿讀《爾雅》不熟,幾爲《勸學》死。

雷蜝,蟲名。《酉陽雜俎》雷蜝,大如蚓,以物觸之,乃蹙縮,圓轉若鞠,良久引首,鞠形漸小,復如蚓焉。

馬蜝。《本草》水蛭大者名馬蜝。《類篇》或作蜞。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