戁
拼音 [nǎn] 注音ㄋㄢˇ
总笔画23画
简体部首心部 部外笔画19画
总笔画 23画
仓颉TGP
郑码EANW 四角40331
结构上下 电码2044
统一码6201
笔顺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一ノ丶ノ丨丶一一一丨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nǎn(ㄋㄢˇ)

⒈  恐惧:“不戁不竦,百禄是总。”

⒉  恭敬。

⒊  摇动。

⒋  惭愧。

统一码

戁字UNICODE编码U+6201,10进制: 25089,UTF-32: 00006201,UTF-8: E6 88 81。

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戁

戁【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9画

《廣韻》奴版切《集韻》《韻會》乃版切,𠀤音赧。《說文》敬也。从心難聲。

《廣韻》人善切《集韻》忍善切,𠀤音蹨。《集韻》懼也。《詩·商頌》不戁不悚。

说文解字

戁【卷十】【心部】

敬也。从心難聲。女版切

说文解字注

(戁)敬也。敬者、肅也。商頌。不戁不竦。傳曰。戁、恐。竦、懼也。敬則必恐懼。故傳說其引申之義。若小雅我恐熯矣傳曰熯、敬也。此謂詩叚熯爲戁。从心。難聲。女版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