㬶
拼音 [hào] 注音ㄏㄠˋ
总笔画11画
简体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ETFK 仓颉BHGR
郑码QMJ 四角74261
结构左右
统一码3B36
笔顺ノフ一一ノ一丨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统一码

㬶字UNICODE编码U+3B36,10进制: 15158,UTF-32: 00003B36,UTF-8: E3 AC B6。

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㬶

㬶【辰集上】【月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篇海》音皓。義闕。《字彙》同浩。㬶字从月,同艁,古文造。?字从肉。

说文解字

浩【卷十一】【水部】

澆也。从水告聲。《虞書》曰:“洪水浩浩。”胡老切

说文解字注

(浩)澆也。按澆當作沆。字之誤也。澆者、?也。?非浩義。沄浩沆同義、而又雙聲。故三篆相聯。从水。告聲。胡老切。古音在三部。虞書曰。虞當作唐。洪水浩浩。堯典洪水與浩浩不相屬爲句。?栝舉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