㢟
拼音 [chǎn] [chān] 注音ㄔㄢˇ ㄔㄢ
总笔画5画
简体部首廴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 5画
繁体部首廴部
仓颉NKYLM
郑码YII 四角11401
结构左下包围
统一码389F
笔顺丨一フフ丶
基本解释

统一码

㢟字UNICODE编码U+389F,10进制: 14495,UTF-32: 0000389F,UTF-8: E3 A2 9F。

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㢟

㢟【寅集下】【廴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丑連切《集韻》抽延切,?音梴。《說文》安步㢟㢟也。

《集韻》丑展切,音囅。義同。

说文解字

㢟【卷二】【㢟部】

安步㢟㢟也。从廴从止。凡㢟之屬皆从㢟。丑連切

说文解字注

(㢟)安步㢟㢟也。从廴止。引而復止、是安步也。丑連切。十四部。魏志。鍾會兄子毅及峻辿下獄。裴曰。辿勑連反。按卽㢟字也。止之隷變作山。凡㢟之屬皆从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