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业:稳中有"忧" 谨防外资控制

市场走势平稳

  2007年我国纸及纸板的产量和消费量还将保持快速的同步增长,预计消费量突破7000万吨,生产量超过6800万吨。纸及纸板的进口量将在2005年524万吨的基础上逐渐减少,出口量将在2005年194万吨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并将逐步实现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平衡。但作为纸及纸板纤维原料的纸浆和废纸的进口将会有一定的增加,纸浆进口将超过900万吨,废纸进口量将超过2600万吨。

  2007年我国造纸工业将继续在节能、节水、减污方面加大力度,以保证在“十一五”末期,造纸工业实现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关于水资源、主要污染物、能源的约束性指标。同时国家还将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主要是针对能耗、物耗高,用水量大,污染严重的小制浆、小造纸企业;还将继续大力推进林纸一体化工程,以改善优化我国造纸工业的纤维原料结构,这些都有助于我国造纸工业实现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新型造纸产业。

  从政策层面看,造纸企业平均生产规模偏小是我国造纸行业目前竞争力差、环境污染负荷高的主要原因,给全行业的良性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通过政策引导,淘汰资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落后企业,鼓励先进优秀企业做大做强,在产业中培育出一批规模大、有实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大公司、大集团。

  目前我国的资源短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造纸工业要改变以往的重发展、轻环保、轻消耗的发展模式,把增长方式转变为污染少、消耗低、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造纸工业的新模式。

谨防外资控制

  近年来,由于市场饱和,美国、日本、加拿大等造纸发达国家造纸产业处于萎缩、停滞或缓慢发展状态,世界造纸产业的发展实际上主要是中国造纸产业在拉动。造纸跨国巨头于是把目光投向发展迅速的中国以及资源条件较好的巴西、印尼等国家。

  造纸行业属于国家鼓励类外资投资行业,外资没有市场准入方面的障碍,加上以前我国有价值的并购对象不多,决定了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多倾向于采用控股、独资方式进行大规模新建扩建。近来,外资在华企业产能扩张的步伐加快,并随着我国一些大型造纸企业集团的快速成长,其与国内大型造纸企业“强强联合”的现象引人注目,如金鹰并购日照森博浆纸、斯道拉恩索并购苏州紫兴纸业等。

  外资的进入,有利于我国造纸工业结构调整,促进技术、设备、产品档次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大大缓解我国纸业进口的压力,但同时也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他们占据了大量优质生产要素(港口、岸线、水资源),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控制了部分丰富的原料资源(原料林),如不加强管理和引导,外资将凭借其强大的技术、资本、市场优势,完全按照他们的意图和全球布局,行业的发展将难免为其所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造纸工业是资源约束型产业,控制了资源,就意味着对产业的控制。近年来,外资企业加速“跑马圈地”。《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规划建设浆纸原料林基地7500万亩,目前外资企业已经签订协议或合同的林地约2500万亩,约占1/3,且呈愈演愈烈之势。有的外资企业利用地方政府急于招商引资的需要,钻政策的空子,以建设原料林基地为名,抢占林地资源;低价占有林地以后造林速度缓慢,经营管理水平低,而现有的林业政策又难以控制。建议采用有效措施,明确提出不得以未经核准的林纸一体化项目为由,单独建设造纸林基地,严格以纸浆产能核定林地用地面积,原料林基地必须在规划年限内保质保量地完成造林、营林业务,达到预定的产量指标,遏制外商在国内的“跑马圈地”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