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
搜索最热的政治哲学

最新政治哲学

  • new【政治哲学】   中国政府社会管理论纲(一) 2024-06-02

    (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那么,在中国,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究竟包括哪些内容?政府应该遵循怎样的理念和以怎样的制度设计、管理体制和组织方式去履行这些职能?这些问题,既是公共管理科学的基

  • new【政治哲学】   合二为一:改革执政方式的一项制度设计(一) 2024-06-02

    关于政治现代化的思考之一中共16大政治报告对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作了精辟的阐述,其精神必将对未来中国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如今,民主与法制已是不可逆阻的世界潮流,相对而言,中国近20年在这方面已经跨出了重要的一步。较为激进的看法是这还远远不够,中国的民主

  • new【政治哲学】   什么是民主政治(一) 2024-06-02

    政治,是人类共同体借助公共权力(或特权),管理冲突并实现特定价值目标的方式和过程。首先,政治与冲突有关。人类共同体有很多人,人之间意见不一致,由此发生分歧和冲突;人类共同体要维持下去,就必须建构规则和秩序。政治就是以武力、说服、妥协等方式,解决分歧和

  • new【政治哲学】   国家的本质及国家职能(一) 2024-06-02

    内容提要:国家的本质是人类利益博弈的一个合作均衡;国家的职能具有四维特性;首先,国家职能是随时间而演化的,具有时间维特征;其次,国家职能具有空间维特征,即处在不同地域空间的国家,其国家职能也应有所差别;再次,国家职能具有价值维特性,国家职能的界定,必

  • new【政治哲学】   信息与政策及其制度分析――在国家国土资源部政务信息班的讲演(一) 2024-06-02

    在信息时代,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信息密切相关。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除了局部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世界之外,大部分世界已经成为信息的世界了。我们生活在某个地方,有蓝天白云、高山流水,我的心在跳动,我的声音能够被其他人听到,我没有工作

  • new【政治哲学】   对民主的反思(一) 2024-06-02

    摘要:本文认为:制度分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思想属于文化范畴,也属于内在制度体系,法律属于政治范畴,也属于外在制度。民主制诞生在欧洲的根本原因在于:基督教文化中内含的绝对不平等和绝对平等的思想。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只有思想等内在制度体系是不充分的。社会

  • new【政治哲学】   现代性、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一) 2024-06-02

    摘要:现代性是在欧洲社会母体中孕育出来的以科学和理性为代表的一种社会文化形式。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对现代性的又一次启蒙,是现代性的延续和调整,它是对现代性弊端的批评,而不是对现代性的终结。现代性是唯一的,并不存在与西方现代性不同的中国的现代性。中西差距实

  • new【政治哲学】   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发展变化及其前景(一) 2024-06-02

    一、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兴起的历史背景   西方(主要指美国)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兴起,是与发展主义(又称“结构主义”)和依附理论在拉美的逐渐衰落紧密相连的。   拉美国家受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严重冲击后,逐渐改变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奉行一种“进口

  • new【政治哲学】   霸权的兴衰及其理论启示(一) 2024-06-02

    一?霸权兴衰的辩证紧张 1987 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写了一本轰动一时的著作《大国的兴衰》,认为美国的力量不可避免地衰落了,他在书中写道:“ 当代社会所经历的困难是军费负担过于沉重,这些困难过去也曾困扰过菲力浦二世的西班牙,尼古拉

  • new【政治哲学】   论王阳明心学与封建政治――从政治文化视角对阳明心学的透视(一) 2024-06-02

    元代以来,程朱之学风靡一时,占据统治思想的地位。其哲学、政论和道德观深入人心,几成学界定论。到明代中叶,这种局面开始发生变化,学术界出现批评程朱之学的思潮。心学崛起,一时间获得广泛认同,在意识形态领域有广泛影响。王阳明上承孔、孟,“范围朱、陆而进退之

  • new【政治哲学】   得人心得天下,失人心必失天下――萨达姆政权惨败垮台根本原因的分析(一) 2024-06-02

    一 4月16日,美军中央司令部宣布美军在伊拉克的主要军事行动已经结束,由此表明历时27天的第二次打伊战争已告结束,美国又获大胜,伊拉克再次惨败,而且萨达姆政权已被美军彻底打垮推翻而不复存在,萨达姆父子和伊政权高官在倾刻间突然全体“蒸发”消失,生死不知,下落

  • new【政治哲学】   浅谈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创造(一) 2024-06-02

    论文关键词:毛泽东 马列主义 理论创造 中国实际   论文摘要: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毛泽东,通过理论、历史、现状的三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从这些材料引出正确的、科学的结论即

  • new【政治哲学】   战争人格、武功崇拜及爱国(一) 2024-06-02

    最近众多媒体纷纷披露了大陆一家民调机构的一份调查报告,该报告称有80% 强的被访民众主张“对台动武”。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令人深思的现象。如果这一结果是可信的,那么它尤其令人深思。反思“战争人格”自90年代初以来,一种“热爱战争”的思想开始在全社会出现并不断蔓

  • new【政治哲学】   从党的制度建设看思想理论建设的重大意义――兼论新时期思想建设的现实要求(一) 2024-06-02

    论文关键词:制度建设思想建设重大意义   论文摘要:我们在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思想建设。任何重大制度的制定都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南;只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才能为制度建设赢得宝贵时间;只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才能为制度的全面实施营造良好的环境;制度

  • new【政治哲学】   民族大众的方向与革命实践的精神―毛泽东美育思想略论(一) 2024-06-02

    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决定了他的美育理论表现为原则性、方针政策性、指导全局性的特征。他在一些谈话、读书批注、书信中涉及到了诸多美育的具体问题,尽管尚未进行系统的理论阐述,我们依然可以从他的文化教育思想、文艺思想以及他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其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new【政治哲学】   孙中山与毛泽东民主思想之比较研究(一) 2024-06-02

    【摘要】孙中山与毛泽东是二十世纪两位伟人,他们一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中国人民的解放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前所未有的丰功伟绩。在他们的一生中,为人民当家作主,各自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孙中山以西方议会民主为样板,强调宪法和法治的重要,目的是要达到“让民作

  • new【政治哲学】   从平均到公正:中国社会政策的演进(一) 2024-06-02

    所谓社会政策,是指以公正为理念依据,以解决社会问题、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的整体福利为主要目的,以国家的立法和行政干预为主要途径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行为准则、法令和条例的总称。  社会政策的具体内容是在不断丰富的。起初,人们对

  • new【政治哲学】   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形成和指导地位的确立(一) 2024-06-02

    回顾我们党80年的光辉历史,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指导地位的确立,是一件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大事。 历史上,由于我们党正确地理解和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使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在某些时候,由于对毛泽东思想离开了科学态度,就使我们的事业发生了曲折,甚至吃了很大的苦

  • new【政治哲学】   论政党执政文明与党政关系改革(一) 2024-06-02

    摘要:政党执政和党政关系构成国家政治文明中至关重要的政治要素。政党执政文明包含政党自身民主、政党间接执政、合法性执政、受制约性执政等基本的内在规定;实现政党执政文明,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党政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党政关系,主要体现为党在国家政权中建立了

  • new【政治哲学】   闻一多:从国家主义到民主主义(一) 2024-06-02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杰出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虽是一介文人,却一生为争取民 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奋斗不息,最后以生命殉了自己的理想,倒在了国民党反动派罪 恶的枪口下,牺牲时年仅47岁。然而,他短暂的生命就像一颗耀眼的流星,不仅在历史 的天幕上留下光彩夺

  • new【政治哲学】   试析政治文化研究的差异及成因(一) 2024-06-02

    [内容提要]:在政治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几十年的过程中,东西方理论界从不同的政治立场和研究角度出发形成了不同的认识。为了促进政治文化研究、加强政治文明有必要对研究中产生的不同观点及其形成原因加以分析。   [关键字]:政治文化 理性选择主义 政治文化研究是当代

  • new【政治哲学】   试论民主的四种关系(一) 2024-06-02

    摘要:本文试图从当代中国的民主的相关理论出发,探讨关于民主的四种关系。这些关系也是在中国民主化过程中凸现出来,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包括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民主的目标和民主的手段的关系,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关系,民主和民主化的关系。

  • new【政治哲学】   政体分类随笔(一) 2024-06-02

    当今世界,政治体制纷繁复杂,形式多样,王沪宁先生称之为“政治形式博览会”。如何对之进行科学的分类,显得尤为重要。 一 历史上的政体分类学说 学者做文章,往往从历史说开去,这似乎已成为“牢固的成见”,成为定势的东西固有僵化思维之嫌,但必然有其存在的意义。

  • new【政治哲学】   政党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演展逻辑(一) 2024-06-02

    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现代化的实现。也就是说,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的目标能否实现,最终

  • new【政治哲学】   “大共同体本位论”质疑(一) 2024-06-02

    秦晖先生在〈从大共同体本位到公民社会--传统中国社会及其现代演进的再认识〉1一文中,“试图”跳出“两大认识范式”,即强调“生产方式”的“封建社会论”和强调宗法伦理、整体和谐与非个性化的“儒家文明”论,提出了“传统中国社会即不是被租佃制严重分裂的两极社会

  • new【政治哲学】   中共从五四教育遗产中选择了什么――对延安教育方针及其实践的考察(一) 2024-06-02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教育方针及理念基本形成的时期,本文所称的“延安教育”特指抗战阶段中共在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革命根据地内所推行的教育方针及其实践。延安时期产生的有关教育的一系列概念和措施,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和面貌,并由

  • new【政治哲学】   罗尔斯说了些什么(一) 2024-06-02

    (在民主自由平等的背后――现代政治哲学解读 系列之18)这是本研究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我们以罗尔斯政治哲学的基本思想作为主要内容。这是因为罗尔斯是公认的当代最杰出的政治哲学家,他的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赞成,即使其反对者也必须对他的思想予以辨析和回应。罗尔斯

  • new【政治哲学】   政治哲学中的社会与个人关系研究(一) 2024-06-02

    摘 要:社会与个人的基本含义及其关系问题是政治哲学研究的基本主题之一。本文在阐述清楚政治哲学、社会与个人等基本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政治哲学中的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  ?  关键词:政治哲学;社会;个人  ?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 new【政治哲学】   自由主义乌托邦的来临(一) 2024-06-02

    历史学大师汤因比认为,当年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新旧两教都是为财富与权势而战,并不是为了捍卫各自心目中的真正的信念,也无关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1) 大师的目光如炬,所见果然精辟。只是晚生认为此言过于偏颇,也许这个结论对于新旧两教的上层统治集团而言是正确

  • new【政治哲学】   为什么要建立平等性质的社会规范?(一) 2024-06-02

    (在民主自由平等的背后――现代政治哲学解读 系列之16)为什么我们要从平等方面去考察社会?这是因为,对平等感的追求是人们的一种基本需求、基本利益。马斯洛说,人有受尊重的需求。当和别人发生关系、进行交往时,每个人都有一种和别人相比的需求,希望别人重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