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美的文学创作风格探析――试析小说《阿尔赛娜・吉约》的文本特征(一)

[论文摘要]被称为“萧索时期的天才”的梅里美是十九世纪法国最富艺术魅力和最具有独特价值追求的作家之一。他擅长描写远离文明世界的异国风情,发掘某些不平凡的、动人的东西,刻画出独特而鲜明的性格。他以冷峻客观的笔调,生动引人的叙述,细腻逼真的描写,布局巧妙的结构,为自己在世界文学殿堂上赢得了声誉。
  [论文关键词]梅里美;文学;创作风格
  一、引言
  在19世纪的法国文坛上,司汤达、巴尔扎克、雨果等大家享誉世界文坛。与这些大家相映成趣的是被称为“萧索时期的天才”的梅里美(ProsperMerimee)。他以仅有的二十个中短篇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被称作“一朵很典型的同时又是很独特的艺术奇葩”,是十九世纪法国最富艺术魅力和最具有独特价值追求的作家之一,被誉为“艺术风格高度完美的巨匠”、“法国中短篇小说的第一位大师”。他的代表作《嘉尔曼》、《高龙巴》、《费德里哥》以及《伊涅的美神像》等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被奉为“梅里美魅力”的经典之作。普罗斯佩・梅里美于1803年出生于巴黎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培养了他超人的艺术感染力和创作才能,为日后成为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832年,梅里美的朋友当权后,梅里美被任命为古迹文物视察员。这无疑为他的创作生涯开辟了新的道路。他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他多次出游西班牙和英国,还曾经到过东方、希腊。这些不可多得的游历机会使他丰富了人生阅历,对异国的风土人情积蓄了丰富的印象。而在这一切对异国的印象成为真实之前,梅里美早已在想象中展现过了所有的一切。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浪漫主义者,梅里美认为其主要任务在于,不加掩饰地表现不同国度以及不同时代的道德和习俗,把那个特定阶段所具有的“地方色彩”清晰而真实地展示出来。梅里美把自己幻想成为不同文明阶段、不同国度的居民。他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摩尔人、黑人、伊黎亚人、吉普赛人、哥萨克人。梅里美摒弃了文化和风雅的窠臼,而独钟爱那些年代湮远且具有狂放热情的异国风味。_2l(P3’在文学道路上,年仅19岁的梅里美结识了的法国19世纪第一位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斯汤达,两人成为忘年之交。斯汤达的思想和艺术风格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对他的文学创作具有重大意义。早期,梅里美创作了几部历史剧及长篇小说。从这一年起,梅里美找到了他的创作才能最理想的表现形式――中短篇小说,从而开拓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道路。
  二、梅里美文学创作风格及其作品特点
  梅里美喜爱描写远离文明世界的异国风情,从那些具有几分野性的人物身上,发掘某些不平凡的、动人的东西,刻画出独特而鲜明的性格。梅里美的选材别开生面,可以用“异国风味、独特性格”八个字来概括。他的作品在读者面前展现的完全是幅新奇的画面。从他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烈日下非洲海岸的风光(《塔芒戈》),地中海科西嘉岛上那茂盛稠密得连山羊也休想窜进去的丛林(《马铁奥・法尔哥尼》),月光下古战场的堡垒以及那金戈铁马的厮杀(《夺堡记》,或译《攻克多面堡》),西班牙的人文风情,山川树林(《卡门》,译自法语“Carmen”,或译《嘉尔曼》),还有那恬静的古堡庭园,教堂的弥撒……等等。他所塑造的人物性格,也都是独特而富于传奇色彩的,如崇尚道义、性格奇特坚强的马铁奥,生气勃勃、果敢大胆的高龙巴,更有那风流绰约,热情任性的吉普赛女郎卡门等。这些形象,喷溢着一股清新淳朴的正气,给人以难以磨灭的印象。
  1.鲜明的人物形象与游离文明的场景。梅里美笔下的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在梅里美的笔下,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大都不会受到社会的束缚,不肩负任何使命,与世人所诠释的命运毫不相干。小说《卡门》,充分体现了梅里美选材的别出心裁,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一种淳朴、粗犷、强烈、勇敢的个性的追求。女主人公卡门是个吉普赛人,长得非常漂亮,但是无法无天、道德败坏,她因以刀伤人而被逮捕,有个叫何塞的士兵把她放走了,自己却因此入狱。卡门后来参加了走私活动。
  何塞出狱后找到了卡门,并把她的情人杀死,自己也参加了走私。何塞要卡门和自己一起到美洲去,而卡门却不愿受他的约束,爱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何塞以死相逼,卡门宁死不从,最后他终于忍受不了卡门的不忠实,把她杀了。何塞随即去自首,终因杀人及其它罪过被判处绞刑。卡门作为法国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最为鲜明突出的女性形象,有着强烈的个性,独特的道德标准。在她的眼里,社会、法律、文明乃至道德均虚幻缥缈,毫无意义。她虽然邪恶堕落,却又独立自由,宁肯付出生命为代价,也要坚持个性自由和忠于自己,这使她不能忍受社会的任何束缚,使她对资产阶级社会的道德规范表示公开的蔑视。这就是这个人物最突出的、也是最吸引人的特点,也是她成为文学史上最吸引人的艺术形象之一的原因。
  提到人物,就不得不提他们的生活背景。梅里美笔下的主人公大多生活在化外之地,虽不能算与世隔绝,也算是社会力量几乎辐射不到的地方。例如《熊人洛奇》的怪诞故事,就发生在人们十分陌生的国度――立陶宛。再如马铁奥、高龙巴都是科西嘉人,要知道科西嘉不久前才从意大利划入法国版图。全岛自成一体,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和习俗,有一种独特的科西嘉精神,是法兰西文明的化外之地。岛上大部分地貌为荒野丛林、高山峻岭,还有着原始环境下社会的气息。梅里美笔下的人物就处在这种人世的边缘,游离于社会之外的环境中。
  2.融合粗犷与细腻于一体的语言。梅里美作品的语言似乎充满了粗犷的气息,但细细品味,其中不乏细腻的笔锋。他的语言简约明快,善于用冷峻的笔调表现特殊性格、奇特事物或神秘事件,将浪漫主义恰当地融入作品之中。如上面提到的“毒眼”一词,就道出了高龙巴那美丽背后复仇之眼的可怕、深不可测,令人品味良久。梅里美的作品往往在情节上层次分明,构思巧妙。每篇作品都是情节、个性和艺术完美统一的结合体。
  3.独具匠心的结构。梅里美作品许多篇故事的叙述者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人物。这个人往往与整个故事的主人公或事件并无多大关联,而身份仅是一位学者,但安排的巧妙之处在于,他不是惟一目睹事情发展过程的人,也可以说是一个与事件毫不相干的人物,但只有他记录了目睹的一切,并以“我”的口吻叙述出来。“我”就是在监狱中听唐何塞描述了他与卡门故事的人;“我”遇到了怪诞的“熊人洛奇”;“我”在伊勒看到了那美丽无比的维纳斯(《伊勒的维纳斯》作品女主人公),也目睹了后来发生的悲剧……安排之巧妙真可谓匠心独具。梅里美在古典文学、神学、占卜术、史学及考古学方面的研究颇有水平,故事叙述者的身份往往就是探询或研究的学者。占卜术并没有在梅里美作品中完全体现,但《卡门》中出现的占卜一幕,为卡门这个人物的邪性又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4.寓离奇与平淡的故事情节。梅里美的作品虽然不像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一场场表演那样清晰,他的每个故事都是以血淋淋的情节来收场,没有以人们的阿谀奉承、趋炎附势、贪图名利和自私自利的种种丑态为背景,也没有像雨果的《悲惨世界》那样写成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但他的作品反映的是非神界,亦非人间的边缘环境、边缘人群的神话。在读过几篇故事后,总感觉文中部分内容可有可无,但细细体味,才发现中问看似平淡的内容却为最后故事情节的离奇起到了反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