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
搜索最热的现当代文学

最新现当代文学

  • new【现当代文学】   三毛的创作姿态与文体选择(一) 2024-06-02

    作为大千世界里一个独特的生命传奇,台湾女作家三毛的创作不仅把人生最美好、最诗意的东西加以定格,而且使她的生命跨过万水千山,穿越滚滚红尘,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成为永久的文学存在。如果说,读书是三毛走向文学生涯的铺路石,旅行为她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素才,写作则使

  • new【现当代文学】   面对信息时代的幽灵――兼与J・希利斯・米勒先生商榷(一) 2024-06-02

    <>一在新的世纪,文学的时代是否已经终结?文学研究的时代是否已经成为过去?这是一个关系到文学艺术和文学研究存在还是消亡的根本问题。关于“艺术的终结”在西方已争论了几十年,到20世纪末,这个问题又突出地提了出来。雅克・德里达在《明信片》一书中说;在特定的电

  • new【现当代文学】   叙述祛魅:科学语境中的中国新文学(一) 2024-06-02

    【内容提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主义历来是文化的正统,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历史主义被转述为科学主义精神,一种科学实证的精神。在这样的语境中,中国现代文学出现了大规模的叙述祛魅运动。这样的祛魅不仅是文学的,而且是文化的。 一 中国传统文学中尽管存在着大

  • new【现当代文学】   挑战父权话语 颠覆殖民权威(一) 2024-06-02

    关键词:藻海无边 父权制 殖民主义话语  摘 要:作家简・里斯在《藻海无边》中赋予殖民地人民及殖民地女性以平等视角,刻画了英国殖民者与殖民地人民的冲突及殖民地中女性群体和殖民社会父权制的冲突,集中体现了作者在讽刺并颠覆以父权为中心的殖民主义话语方面

  • new【现当代文学】   封建陋习与祥林嫂之死(一) 2024-06-02

    关键词:民间 陋习 悲剧根源 深渊  摘 要:评论家在分析鲁迅《祝福》时,往往从社会制度和封建礼教两个方面来揭示其悲剧根源,本文从民俗学视角来解读文本,透视酿造祥林嫂悲剧的根源所在。笔者认为多种封建陋习的交织,将祥林嫂一步步推向死亡的深渊。    法

  • new【现当代文学】   从“秩序”看《雷雨》中周朴园的意义(一) 2024-06-02

    关键词:秩序 周朴园 生存困境  摘 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秩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但新时代观念的变化势必引起现代意识与传统秩序的冲突。《雷雨》中的周朴园恪守传统的封建伦理,曾经的秩序受害者演变成传统秩序的捍卫者。但从文本的叙述中仍能看出作者对

  • new【现当代文学】   试论毕淑敏文学创作的生命意识(一) 2024-06-02

    论文摘要:文章探索了毕淑敏小说的审美意义,对小说折射出的医学与美学、人性与理性交切相融的审美价值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小说中展示的生命尊严和人生价值。   论文关键词:毕淑敏;文学创作;人生价值;生命意识   在灿若星辰的当代众多的女性作家中,毕淑敏是一颗

  • new【现当代文学】   剖析文化裂变的精神隐患关注底层人们的生命过程本身(一) 2024-06-02

    关键词:文化 欲望 人性 异化 人文关怀  摘 要:《一个人张灯结彩》通过逼真而又令人心酸的故事,展现了欲望的畸形膨胀与欲望的不能正常满足所导致的社会人生问题及其悲剧。就其主要缘起而言,那显现在文化裂变背景中的种种社会人生悲剧,既根源于社会转型中商业

  • new【现当代文学】   论简爱形象的特征与价值(一) 2024-06-02

    摘要:简・爱一直作为一个传统观念的叛逆者、争取独立自主的女战士等形象为大多数读者所认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不少人提出了异议:简・爱最后对于婚姻的选择表现出对传统的社会体制、父权意识的妥协迎合,于无奈中违背了反抗的初衷。本文试从正反两方面来分

  • new【现当代文学】   一致性沟通――来自心理治疗大师的人际沟通模式(一) 2024-06-02

    摘要摘要在自然界,争斗、逃跑、投降是动物王国每天都在上演的戏剧。人类的行为模式固然复杂,却可以追溯到以上的基本类型。与之相对应,对抗、疏离、迎合他人也成为人类天性的一部分。然而,由此形成的沟通方式却是不一致的、不良的沟通方式。与之相反,一致性的沟通方

  • new【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语言形式价值取向论(一) 2024-06-02

    【内容提要】 文章立足于文学价值论①立场,以代表性理论批评家及其代表性理论观点、概念、范畴为指引,结合时代因素,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中的语言形式价值取向进行了整体考察。 文学理论批评语言形式价值取向是以文学独立价值为逻辑起点,从文学作品本身探讨其价值

  • new【现当代文学】   生态学批评中的理想人格(一) 2024-06-02

    摘 要:作为一种新形态的文学批评――生态学批评的出现,既意味着“人类中心主义”思维的破产,也意味着关于人自身发展的新展望,其核心是对“人自身”研究的深化与认识的拓展。与此相适应,作为一种理想人格而出现的“生态人”,具有有限性意识、死亡意识、敬畏意

  • new【现当代文学】   论析抗战时期的文人流徙与文化传播――以老舍为考察中心(一) 2024-06-02

    论文关键词:抗战:文人流徙;文化传播   论文摘要:1937年抗战爆发,北平天津上海津沪等地的文人为了避免成为亡国奴。毅然踏上流亡的道路。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如妻离子散、身染疾病、经费无着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发动民众抗战的同时也无形

  • new【现当代文学】   五四时期罗家伦对社会改造问题的探索(一) 2024-06-02

    论文关键词:五四时期罗家伦社会改造 论文摘要:五四时期,身为青年学生的罗家伦在社会改造的大潮中.通过自己的学习、思考和实践,形成了对中国社会改造问题的初步认识。他主张以思想革命为社会改造之首,主张问题与主义并重、文化运动与群众运动并举的改造方针。罗家

  • new【现当代文学】   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歌《孤独的刈麦女》赏析(一) 2024-06-02

    [摘要]威廉.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的巅峰诗人。他的文笔清新、流畅、朴素、有力,题材多为自然风光,田园景色,乡村生活,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新鲜多彩的世界。本文对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歌《孤独的刈麦女》进行了赏析。   [关键词]威廉.华兹华斯 《孤独的刈

  • new【现当代文学】   生态批评的多种声音(一) 2024-06-02

    一是激进的、生态主义的文学批评观。一批风华正茂的学者对生态批评充满信心。北京大学的赵白生博士不久前发表《生态主义:人文主义的终结?》一文,这次又提出“文学的生态转向”的论题。他认为弥漫世界的“生态焦虑”日益加剧,需要做如下三个方面的大文章:文明盛衰的

  • new【现当代文学】   疯狂・童年・兔和猫(一) 2024-06-02

    在鲁迅的《呐喊》、《彷徨》中,有两篇小说是写疯狂的,即《狂人日记》和《长明灯》。《社戏》、《故乡》却是写童年生活,《兔和猫》,《鸭的喜剧》则是以小动物为叙述对象。这些小说在风格上显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文学性与影响力也并不相同。《狂人日记》、《故乡》

  • new【现当代文学】   对萧红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的论析(一) 2024-06-02

    [论文关键词]性别文化批判;生存文化批判;女性文化批判   [论文摘要]女性主义文学批判主要是张扬颠覆父权文化、消解男性中心的文化主张。文章主要从萧红的自我女性意识和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入手阐述萧红女性文学批判中的性别文化批判和生存文化批判等内容。 女性主义

  • new【现当代文学】   关于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几点思考(一) 2024-06-02

    新近一段时期,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再度成为文艺理论界的一个学术研究热点,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理论动向。研究文艺理论,就是要敢于触碰那些重大的、基本的学术理论问题。现在学界有个不好的风气,动不动就是讲什么前沿性、新话题,忙着制造理论时尚,争夺话语权利

  • new【现当代文学】   话语颠覆下的先锋精神建构――重新解读孙甘露《我是少年酒坛子》(一) 2024-06-02

    【摘 要】孙甘露的小说是在语言上进行了彻底的实验和突破,但其作品的文本意义却为当代学者所忽略,更有甚者否定了其文本意义,并将其定义为一个为了创造语言而写作的“先锋革命者”。本文就其《我是少年酒坛子》进行了一次彻底地文本解读,在分析其语言的先锋性实验中

  • new【现当代文学】   从沉默到言说――解析女主人公艾丽丝自我意识的成长历程(一) 2024-06-02

    论文关键词:《盲刺客》;女性;沉默;自我意识;话语权   论文摘要:小说《盲刺客》是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阿特伍德的扛鼎之作,描写了一对姐妹的爱恨情仇的故事。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结合福柯的话语权理论,分析了女性自我意识成长这一主题,重点阐释了女主

  • new【现当代文学】   新英雄传奇的发生学考察――以《解放日报・文艺》第四版为中心(一) 2024-06-02

    【内容提要】抗战爆发后,大批“亭子间”的作家知识分子走向战场,开始学习采用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战场上的故事;同时,更多的劳动人民群众也参与到抗战写作之中,他们“山顶上”的写作风格自下而上地传达到“亭子间”,并启发了“亭子间”的写作。二者的互动最终

  • new【现当代文学】   零余者的艺术表现――郁达夫《沉沦》的表现风格(一) 2024-06-02

    [摘要]《沉沦》艺术的表现了“零余者”的形象,凸显了他的创作风格:精于描绘主人公的痛苦和孤独,着力揭示主人公对自然的病态眷恋,浓墨渲染主人公的性变态心理和行为。   [关键词]《沉沦》 痛苦和孤独 病态眷恋 性变态心理和行为      郁达夫在其散文《零余者》中说

  • new【现当代文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语言变革与汉语现代性问题(一) 2024-06-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语言变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全球化时代的语言格局中,中国作家通过对汉语现代性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的重新思考产生了建立“汉语主体性”的语言自觉;第二,在语言资源的问题上,对于民间语言的充分吸纳和对西方语言的互文,是这一

  • new【现当代文学】   试论中国意识流小说的开拓者――意识流小说步入中国初期之鲁迅角色阐释(一) 2024-06-02

    论文关键词:意识流小说 鲁迅 中国文化 论文摘要:意识流是20世纪初出现在西方文坛上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文章主要考察意识流文学步入中国初期,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先生所扮演的角色。在这一时期,鲁迅作为文化先觉的代表,不仅对意识流理论进行

  • new【现当代文学】   试析从“人的文学”到“生命的文学”―论生态文学的伦理价值诉求(一) 2024-06-02

    论文关键词:生态文学 人的文学 生命的文学 生态责任 文化批判   论文摘要: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和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是生态文学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生态文学有着积极参与现实的姿态和内在的伦理价值诉求,所倡导的“生命的文学”观念是对“人的丈学”观念的修正

  • new【现当代文学】   试论中国近代文学社会运行机制的转变及作用(一) 2024-06-02

    文学的活动是一项社会性活动.从作家创作到读者阅读可以被理解为一个运行过程.这个过程有三个要素:作家、文本、读者。作家创作,经过辛勤的劳动,制作出文本;文本是作家精神成品的物化,它一旦脱离了作家,便成为独立的存在,经过传播手段的传播,如买卖、赠送、传抄

  • new【现当代文学】   浅谈精神分析理论与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一) 2024-06-02

    论文关键词:精神分析理论;现代历史小说;传统文化批判;文体创新   论文摘要:在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和冲击下,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不仅扩大和深化了表现领域,获得了批判传统文化的理论支持和精神资源,而且改变了传统历史小说注重情节演绎的叙述模式,拓宽和丰富了历

  • new【现当代文学】   大众传媒时代的“无根”写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艺术中的“猎奇化”现象(一) 2024-06-02

    内容提要 “猎奇化”现象,已经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艺术中的痼疾,也是我们时代普遍的精神症候。猎奇化的宗旨是为了寻求刺激,这种刺激决不会涉及心灵,它是肉体的、感官的、肤浅的,因而也是无根的。猎奇化还是资本运作的机制。我们的审美是被资本所控制的,资本

  • new【现当代文学】   精英文学视野中的抗战――反法西斯题材创作(一) 2024-06-02

    历史是否正如多棱镜一样,具有变幻莫测的多种潜在话语的可能?80年代中期以来,取自近现代历史时段的作品源源不绝,这与其说是文学对历史的好感,不如说是文学向历史讨要话语权力的一种方式。因为从精英作家的创作实绩来看,他们的兴趣似乎并不在于历史本身的钩沉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