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族主义必须向西方学习(一)

前言
一. 西方文明的第一个重要因素:战争中的效能
二. 西方文明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民主制度
三. 西方文明的第三个重要因素:科学技术
四. 中国传统文化必须结合进西方的尚武、民主和科学

前言


这是根据我2002年7月20日在香山的演讲整理的。错漏的东西不少,我无暇全部订正,先就这样拿出来与大家交流。

我认为中国人一定要向西方学习。不向西方学习,我们中华民族会在不太远的将来――当然讲民族衰亡总是几百年――可能就没了。我说的这种“没”不光是像有些人说的文化没了,而是连人种都存不下来多少。我这人是很自私、狭隘的,我对这种前景感到难受。我们要想一个办法,把我们的种留下来,把文化中的好东西留下来,而且是由我们自己留下来,而不仅仅是由外国人把我们文化中的一些残简断片作为文物,作为“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留下来。要想这样,就一定要向西方学习。

80年代那些文化精英,也说向西方学习,问题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西方是什么,很多东西,他们的描绘是错的。他们把西方人描绘成天生的道德天使,把中国人描绘成天生的恶魔。什么 “东方的嫉妒”,什么“西方人尊重生命、东方人不尊重生命”之类不着边际的胡言乱语。其实,他们根本不懂西方是怎么回事,他们根本不懂,西方人根本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道德天使,恰恰相反,他们对于“非我族类”的人们,无论是西方人还是非西方人,都是极为凶狠的,而这一点,恰恰是西方人今天成功的原因。过于讲仁义道德,至少是嘴上过于讲仁义道德的,恰恰是中国人,以至于误了事,导致后来的失败。对于80年代的文化精英有关东西方的胡言乱语,我将其定名为“逆向种族主义”,这在其它文章中已多有论述。我对于逆向种族主义的批判,主要是指向80年代的文化精英对于中国人人格的污蔑,并不是反对学习西方。另一方面,必须公正的承认,80年代的文化精英有些学习西方的主张,如学习西方民主,从大方向上讲是正确的。

而今天的精英们呢?甚至还不如80年代。一些人是崇洋媚洋而不学洋。他们的所谓学,就是穿上西服,打上领带,说话时不时夹上几句英语,吃洋快餐,把头发染黄了,就觉得自己和洋大人近了,比其他中国人高了。我认为这还是属于崇洋媚洋的范围,算不上学洋。还是这些人,一说真正学西方,学西方人的尚武精神,他们说了,西方人天生是狼,中国人天生是羊,学不了;学西方人的民主制度,他们又说了,中国人的素质低,学不了。另一些人呢,他们主张不学西方了,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好得不得了,主张回到中国传统的道路上去,理由呢?还是学西方人的尚武精神,他们说了,西方人天生是狼,中国人天生是羊,学不了;学西方人的民主制度,他们又说了,中国人的素质低,学不了。这种理由难道不也是逆向种族主义吗?这两类人表面上似乎是对立的,实际上,难道不也都是逆向种族主义者吗?直至秦汉的中国,具有和西方文明同等的军事效能,只是后来,西方的军事传统一直保持了下来,而中国的中断了,怎么能说西方人天生是狼,中国人天生是羊,学不了呢?讲到民主,这确实是中国传统中缺失的一环,但难道今天的中国人的素质还比不上两千多年以前的古希腊、古罗马的农民吗?我到中国的农村看了,中国的农民就已经很会使用他们的民主权利,根本没有“素质低”的问题。

我们一定要向西方学习,否则就只有灭亡。但要真正的学习,恰恰就不能崇洋媚洋,而是要有学会了就战胜他们气概。这就是我主张的中国的民族主义对于西方人、西方文明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观点。

向西方学习,首先要弄清楚,西方文明中最主要的是什么。虽然伟大的文明往往有很多的共同之处,但我个人认为西方文明中最重要的三样东西是中国文明中比较缺乏的。这三样东西,根据我自己理解的重要性排列,先后为:第一是西方在战争中的军事效能;第二为西方的民主制度;第三是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