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
搜索最热的马克思主义

最新马克思主义

  • new【马克思主义】   列宁精简国家机构和改善国家机关的理论与实践(一) 2024-06-02

    【 正 文 】 1918―1920年的苏联国内战争和1921年的粮食危机刚过,列宁便把精简国家机构和改善国家机关问题提上了日程:“在和平已经到来和免于饥饿的最低需要已经得到保证的现在,全部工作都应该集中到改善机关上”〔1〕,也即集中到“缩减苏维埃机关、改善组织、 消灭

  • new【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流变(一) 2024-06-02

    【内容提要】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是一个应当予以批判和超越的否定性概念。马克思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用唯物主义的方法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并成功地实现了对意识形态的超越,建立了科学的社会学说――共产主义学说。然而,在马克思之后,意识形

  • new【马克思主义】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一) 2024-06-02

    一、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概念      “意识形态”(Ideology)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初,由法国哲学家、政治家特拉西(1756―1836)首先在《意识形态概论》一书中使用,其含义为关于观念的理论,它的主要任务是想通过对认识的起源、界限等问题的研究,为经济学、政治学

  • new【马克思主义】   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看人的全面发展(一) 2024-06-02

    [摘要]马克思认为私有制下的分工造成了人的畸形发展,使人丧失了全面发展的机会,从而将研究和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中心。从马克思分工理论的角度来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思路,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指导。理解和把握这一点,有助于我们贯彻

  • new【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一) 2024-06-02

    一、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深切关注人的发展、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毕生研究的主题和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他们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发,批驳了资本主义私

  • new【马克思主义】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 2024-06-02

    论文摘要: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这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方面居于重要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 new【马克思主义】   论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两个教条及其超越(一) 2024-06-02

    【内容提要】运用二元对立的知性思维方式来理解马克思哲学,并由此而形成抽象的理论教条,直 接妨碍马克思哲学研究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本文着重反思和分析了在马克思哲学中有 着重要影响的两个教条,即“成熟”与“不成熟”二元对立的教条、“解释世界”与“ 改造世

  • new【马克思主义】   探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一) 2024-06-02

    论文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 生态危机 论文摘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的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其理论旨在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环境退化和生态危机的根源,以及探讨解决危机的途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全球问题和人

  • new【马克思主义】   理论与现实之间――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要密切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一) 2024-06-02

    【论文摘要】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贯彻科学发展观,回答我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鲜活性和吸引力,并运用马克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

  • new【马克思主义】   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一) 2024-06-02

    【内容提要】马克思继承了西方人文主义的伟大传统,人文关怀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根本性的维度。然而,在马克思哲学的传播过程中,这一维度不仅被遮蔽起来了,而且还被理解为资产阶级哲学的“专利品”,并使之与马克思哲学尖锐地对立起来,把马克思哲学误解为一种单纯

  • new【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用时间消灭空间”的思想(一) 2024-06-02

    “用时间消灭空间”是马克思关于19世纪的信息传播与物流关系的论断,源于他的《1857―1858经济学手稿》,后来他在《资本章》第二篇《资本的流通过程》的写作中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   马克思在讨论商品的流通费用时,提出了“用时间消灭空间”的思想。他把时间和空间

  • new【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对近代中国的论述(一) 2024-06-02

    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19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当时中国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和评论,论述包括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他们批判了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针对近代中国的状况,马恩对中国革命曾给予厚望,但十多年的中国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他们认为开放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 new【马克思主义】   建构・反思・反映: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再思考(一) 2024-06-02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反映是双重决定的,没有自在客体就不会有观念客体,没有概念结构对自在客体的分解,也不会有观念客体。思维的建构就是指思维通过概念、范畴关系把自在客体转化为观念客体的进程;反思思维直接产生于思维内在的逻辑与非逻辑的矛盾,其作用在于,批

  • new【马克思主义】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一) 2024-06-02

    【摘 要】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论既是道义论、功利论,又是德性论,功利论是基础,道义论是它的引申和升华。马克思主义论理学是传统规范论理学的综合创新,它克服了历史上功利论和道义论的缺点,吸取了它们的长处,它扬弃了传统道义论与功利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集道义论、

  • new【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对施蒂纳自由主义批判的批判(一) 2024-06-02

    一、引言      近年来,马克思与施蒂纳的关系逐渐受到国内一些学者的关注,这一关注集中体现在对施蒂纳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以下简称《唯一者》)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第一卷第二章的比较和研究。对马克思与施蒂纳关系的

  • new【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人学新探五题(一) 2024-06-02

    【摘 要 题】人学探讨【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出发点/人/人学/个人自由【 正 文】        一、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不管后人如何看待,历史的事实终究是改变不了的。马克 思和恩格斯的确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同时,一再明确地强调了

  • new【马克思主义】   关于列宁把“供应和分配”统一起来的思想 ――对一种流行观点的商榷(一) 2024-06-02

    【内容提要】十月革命胜利后,特别是进入国内战争时期,列宁主张通过消费公社把全体居民的“供应和分配”统一起来。这一思想源于当时严峻的军事政治形势以及消费品供应十分紧张的状况,其意义在于缓解消费品供应紧张以及人民饥饿的问题。针对学术界流行的一种观点,即列

  • new【马克思主义】   试述列宁的法制统一思想及其对今天的指导意义(一) 2024-06-02

    【英文标题】On the Same Character of Lenin’s Ideas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内容提要】列宁的法制统一思想在他的著作《论“双重”领导和法制》一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这一法学思想对于我们消除司法的地方保护主义、加强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完善司法审查等法

  • new【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探析(一) 2024-06-02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实际 时代特征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出发,在重新认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new【马克思主义】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问题的若干思考(一) 2024-06-02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只有立足时代特征和实践需求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才能推进时代与实践的新发展。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解放思想是前提基础,立足实践是根本要求,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重要条件,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当前重

  • new【马克思主义】   传统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哪一个更正宗?(一) 2024-06-02

    [摘 要]由于马恩重物质生产轻人自身生产,误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现象当作私有制社会的本质,误导了传统社会主义,加之传统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误读”,所以失败了。(瑞典)民主社会主义将夺取资产阶级的生活资料作为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措

  • new【马克思主义】   论马克思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的深层意蕴(一) 2024-06-02

    [摘要]马克思关于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一思想充分体现了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与人的主体地位的统一;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变革旧的生产方式,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人道的支配自然。马克思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其实质是一种人、

  • new【马克思主义】   论马克思主义的政体思想(一) 2024-06-02

    【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政体思想继承了西方传统中既强调政治制度,又强调社会结构的大政体现,其政体实践徘徊于巴黎公社式平民政体与苏联式精英政体之间。总结长期的经验教训,马克思主义者需要在平民与精英之间寻找平衡,构造一种能够容纳合理等级和有限斗争的混合政体

  • new【马克思主义】   试谈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精髓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一) 2024-06-02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精髓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论文摘要:实践和理论研究都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因为理论的精髓是理论活的灵魂,是理论最重要的精神买质。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既是他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又

  • new【马克思主义】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一) 2024-06-0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蕴涵着深远的理性思考,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我们党在认识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在新时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具有重

  • new【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一) 2024-06-02

    人的平等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正确地揭示了平等的内涵,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之间有着丝丝缕缕的关联。     一、平等观的嬗变   平等是一个古老的观念。正如马

  • new【马克思主义】   略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构成内容(一) 2024-06-02

    【内容提要】本文从对斯宾塞等人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评价入手,考察了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形成过程,提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的构成内容中有两个前提性构成部分、一个基础性构成部分、一个上层性构成部分,指出其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精神的实践关系即主体与

  • new【马克思主义】   论科学发展观的“新人”观意蕴(一) 2024-06-02

    摘 要:马克思的“新人”观是从人的生存境况出发,在分析由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的矛盾和对立而引发的“物役性”精神困惑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的“新人”是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它同马克思的“新人”观有着一脉相承

  • new【马克思主义】   浅析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启示(一) 2024-06-02

    论文关键词:福斯特;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   论文摘要: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分支。他在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进行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分析的过程中所阐明的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都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这些宝贵思

  • new【马克思主义】   从“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一) 2024-06-02

    全球化是近年来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讨论的热点问题,也是当今时代的重大现实问题。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我们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全球化。或者说,能够把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与其他时代区别开来的,就是整个人类越来越生活在一个由相互交往而形成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