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论文
搜索最热的历史学论文

最新历史学论文

  • new【历史学论文】   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缘起和结果(一) 2024-06-02

    中苏边界问题是长期存在于中苏两国之间的历史悬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于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确定以及中苏同盟的建立,中国和苏联都一直不曾触及边界问题,两国边境地区的天空始终晴朗少云。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之间裂痕不断扩大,边界争端也即肇启

  • new【历史学论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考古学的未来发展(一) 2024-06-02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各类信息资源能够通过网络得以共享,计算机网络所 具有的强大的通信功能,也使计算机由孤立的单机使用走向网络化协同工作,最大限度 地发挥出计算机所具有的潜质。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和影响着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因

  • new【历史学论文】   “中苏大论战”的背后(2)(一) 2024-06-02

    毛讨厌斯大林,却对斯大林主义情有独钟;捍卫斯大林主义,其实就是捍卫毛坚持实行的“阶级斗争挂帅”和“无产阶级专政”。正因为如此,当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主义时,毛会如此地怒不可遏。这样就不难理解,毛为何要与批判斯大林主义的苏联斗得你死我活。这从他与苏共领

  • new【历史学论文】   欧洲的封建专制和封建压迫(一) 2024-06-02

    和罗马帝国中官僚贵族集团对罗马百姓进行压迫压榨一样,中世纪欧洲的贵族领主也对隶农们进行压迫压榨,在这方面他们是志同道合的。而在本文中我们会试图分析这种关系产生的基础是什么,会分析为什么欧洲中世纪没怎么出现中国古代经常出现的大规模农民起义。以后我们会讲

  • new【历史学论文】   浅谈杜甫“诗史”的核心内容一一对安史之乱前后民族战争及冲突的反映(一) 2024-06-02

    论文关键词:杜甫诗史 民族冲突   论文摘要:“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变衰的转折点。杜甫用他的诗歌既记录下了乱前唐王朝对外族政权的侵略,也记录下了乱后各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对唐王朝的侵扰一一这些构成了杜甫“诗史”的核心点。   内蒙古大学的高建新认为:“

  • new【历史学论文】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盐业史研究综述(1)(一) 2024-06-02

    盐是中国古代最稳定、最重要的专卖商品,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没有任何一种商品能与之相提并论,而且盐业与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盐业史不仅是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也是整个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从二十世纪初以来,国内外一大批

  • new【历史学论文】   《生态环境变迁与夏代的兴起探索》绪论(一) 2024-06-02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已愈来愈引起学术界、政府部门、甚至普通公民的重视。而生态环境的演化是一个十分漫长的渐进过程,需要将其回溯到久远的史前阶段才会看得清楚些。夏是我国古籍中有明确记载的最早建立的国家。随着新中国考古学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夏商周断

  • new【历史学论文】   探析战后两德经济发展差异的历史原因(一) 2024-06-02

    二战结束之后,世界各国均以发展或振兴本国经济为己任。传统的"地缘政治"走到了尽头,取而代之的是"经济政治"时代的到来,经济实力成为衡量一国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准。但受地理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各国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差异,形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极分化

  • new【历史学论文】   20世纪西夏遗民研究(一) 2024-06-02

    西夏是党项羌人于1038年以银川为中心建立的封建割据政权,强盛时统治疆域相当广大,奄有今宁夏全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和青海、内蒙古的部分地区。西夏国从景宗元昊到末主睍共传十帝,历时190年。先后与宋、辽、金等政权并存成犄角之势,又与回鹘、吐蕃等势力发生摩擦

  • new【历史学论文】   武夷山与朱子游道(一) 2024-06-02

    【摘要】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是东方文化圣哲,他的学说被称为后孔子主义(Noeo-Confuciansm)。朱熹一生有四五十年生活在武夷山,游遍了武夷山的山山水水。文章探讨朱熹在武夷山旅游活动所蕴含的游道,以便引起世人对这位哲人旅游活动与旅游思想的关注与思考。  

  • new【历史学论文】   从河州事变看乾隆朝民变的政府对策(一) 2024-06-02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甘肃元顿教首王伏林自称弥勒佛转世,倡言天下末劫,欲借召开龙华大会之机,取河州占省城,后遭到清政府的残酷镇压而失败。此案是有清一代西北地区由秘密宗教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民变。马西沙先生较早利用档案材料对河州事变作了描述。①清朝中

  • new【历史学论文】   浅谈中国民本主义演绎(一) 2024-06-02

    民本主义是指站在民众立场上,维护民众利益、反映民众意志的思想主张,即以民为本位,把民看作国家根本。中共十六大提出要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为此,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民本理想和借鉴国外具有普遍价值的民本做

  • new【历史学论文】   现代中国史学的成立(1900-1949年) :从史学概论到研究方法(一) 2024-06-02

    传统中国史学在19世纪中业以后日趋式微,由于新时代的需要,加上西方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冲击,现代中国史学随着20世纪的到来而开展。1903年梁启超(1873─1929)提出“新史学”的主张,宣告了现代中国史学的诞生。在这前后,中国学界译介了日本学者浮田和民(1859─1935)

  • new【历史学论文】   对1927—1937年中国历史的基本认识(一) 2024-06-02

    〔摘 要〕1927年国共两党关系破裂后,国民党实行消灭共产党的政策,中国共产党为探索新的社会发展方略,由城市转向农村。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后,从军事上、政治上大力整合内部,实施政治体制与财政经济改革,基本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并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向前

  • new【历史学论文】   北齐韩长鸾之家世(一) 2024-06-02

    【内容提要】学界一向对北齐后期统治集团中的胡汉冲突特别留意,对于核心权贵的反汉化政治及文化倾向研究较多。但是如果深入分析这些权贵的家世及个人成长史,就会对六镇贵族适应中原文化、认同中原文化的一面有所认识,从而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上理解和把握这个时期复

  • new【历史学论文】   元代汉水流域农业和工商业发展初探(一) 2024-06-02

    摘要:元代汉水流域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其重要因素是因为农业发展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材料和商品流转,庞大约水陆交通网为全国大小城镇之间的商品流转、贸通有无以至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提。与此同时,世祖忽必烈用汉人,行汉法,在进攻南宋时,告诫统帅伯颜

  • new【历史学论文】   中西历史进程差异的地理基础(一) 2024-06-02

    摘 要:资本主义兴起的原动力不是技术突破而是市场兴起。西欧产品差异大,水路运费低,商品交换有利可图,吸引人们发展商品市场。中国东西方向产品差异小,南北方向陆路运费高,商品交换无利可图,农民的“合理选择”是调整产品结构以满足需求,自给自足导致社会长期停

  • new【历史学论文】   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史研究——对当代中国世界史研究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的思考(一) 2024-06-02

    2002年夏,美国纽约大学张旭东教授在北京大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中国任何一个现象都只能在别人的概念框架中获得解释,好像离开了别人的命名系统,我们就无法理解自己在干什么。我们生活的意义来自别人的定义。”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文化定位实

  • new【历史学论文】   喀喇汗王朝的建立者及其建立时间(一) 2024-06-02

    【内容提要】本文在认真分析8世纪末至9世纪前期葱岭东西地区政治形势的基础上,根据汉语、突厥语、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史料的记载,断定该王朝为乌古斯部族的克尼柯(Qïnïq)部落于9世纪20年代所建。 【关键词】喀喇汗王朝;回鹘;九姓乌古斯;克尼柯部落 一、诸

  • new【历史学论文】   中国“封建”概念的演变和“封建地主制”理论的形成(1)(一) 2024-06-02

    提 要:本文回顾了“封建”概念在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演变,着重考察了近代引入西欧“feudalism”概念以后人们的逆向认识过程:首先认识了现实社会的封建性质,据此确定了民主革命的纲领,进而追溯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史大论战,焦点之一就是秦汉以

  • new【历史学论文】   论上博《孔子诗论》竹简留白问题(一) 2024-06-02

    <>新出版《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的《孔子诗论》,第二简至第七简的上下两端留白,这种形制前所未见,十分特殊。整理者指出:<> <>简的第一道编线之上和第三道编线之下都留白,文字写在第一道编线之下、第三道编线之上,每简大约三十八至四十三字。这种上下端

  • new【历史学论文】   论民国时期的研究审查与激励(一) 2024-06-02

    民国时期对学术的激励主要表现在大学及研究院对学者,主要是教员和研究人员的聘任、晋升方面,根据对其学术能力的评估确定职衔并给予相应的薪酬,教育部等官方机构及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等社会组织则有部聘教授、研究教授之类学衔授予杰出学者,即中观层面的评价

  • new【历史学论文】   论封建(一) 2024-06-02

    这里讨论的“封建”,是关于社会性质的研究。“社会性质”是由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生产方式(Produktionweise )的经济学意义指特殊的生产资料与特殊的劳动力的结合关系。本文试图讨论关于“封建”意义的历史发展及其本质意义,这对于

  • new【历史学论文】   秦称“虎狼”考:兼论秦文化遇到的对抗(一) 2024-06-02

    《战国策》所载策士之辞,在述及秦国时,常常称秦为“虎狼之国”或“虎狼之秦”,如《楚策一》载苏秦说楚威王曰:   “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秦,天下之仇雠也,横人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事秦,此所谓养仇而奉雠者也。夫为人臣而割其主之地,以外交强虎狼之秦

  • new【历史学论文】   唐代茶税考述(一) 2024-06-02

    提 要 本文认为:中国历史上首征茶税是在唐德宗建中年间,其后虽一度停罢,然至贞元九年又复征茶税,并一直延续到唐亡。税茶是唐政府政治危机、财政匮乏的产物。在实施中,税率逐渐提高,范围不断扩大。由于唐政府的横征暴敛,导致了私贩茶叶活动的兴起,尽管唐王廷制

  • new【历史学论文】   谢国桢先生治史之经历与成就(一) 2024-06-02

    一  谢国桢先生,字刚主,晚号瓜蒂庵主,祖籍江苏常州,河南安阳人。1901年(农历)四月初十出生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先生年幼时,父亲宦游在外,吃喝玩乐,全然不问家计,后来另娶侧室,更是不顾子女教育。而旧式大家庭中矛盾丛集,因此先生备受排挤,不仅生活较为

  • new【历史学论文】   略论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妇女群的解放心态(一) 2024-06-02

    辛亥革命时期,在欧风美雨的催化下,中国的女权运动进入了一个近代化的新时期。此间出现的知识妇女群,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登上了历史的演讲台,向世人昭示着她们的解放心态。 谋求知识、出洋留学的自立精神 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志士,从戒缠足、兴女学

  • new【历史学论文】   资本主义萌芽研究与现代中国史学(一) 2024-06-02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研究是现代中国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现代中国史学的发展曾起过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首先,这个研究突破了长期支配中国传统史学的那种“中国即天下,天下即中国”的狭隘眼光,把中国历史纳入世界历史的范围之中来加以研究,从而

  • new【历史学论文】   奴隶制的确立与北美白人意识的嬗变(一) 2024-06-02

    关于北美殖民地早期白人自我意识的存在及其对奴隶制法律化的影响,美国学术界的相关论述可谓汗牛充栋。(注:关于这个问题,可参见拙着《文化的断裂——美国黑人问题与南方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7页。)但对于奴隶制确立之后白人意识的变化以及引起这

  • new【历史学论文】   从《齐民要术》看少数民族对中国科技文化发展的贡献——《齐民要术》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一) 2024-06-02

    中国的传统经济文化是一个“多元交汇”的体系,少数民族对中国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贡献,有的尚保存在现存少数民族之中,如藏医、蒙族的天文学等,比较容易看得见、摸得着;有的已融化到华夏族或汉族科技文化的历史成果中,这就不那么容易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