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形象水论”在电信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价值(一)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虚击,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制胜者,谓之神。”
──《孙子兵法虚实篇》

今年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是“信息通信技术:引领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针。电信业要实现做强的战略目标,要引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做保障。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电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那么如何在经营环境和市场特征种子发生巨大变化的新经济背景下,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以保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关系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仅就《孙子兵法》中的“兵形象水论”战术指导原则及其在基层企业管理与经营中的应用,谈谈粗浅的体会。
一.“因敌变化”,灵捷经营
现代企业管理的内涵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统一和优化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决策、指挥、控制、营销、收益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市场经济中,由于企业的外部环境、竞争对手的情况、企业本身的实力,时刻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企业能够自如地运用“随机应变”策略,根据市场变化、竞争对手的情况、顾客的需求而随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方略,以应付竞争中各方面的变化。人们常说管理无定式,经营无定式,实则与《孙子兵法》的“兵无常势”有异曲同工之处。由于环境、竞争对手的变化,因此企业原有的竞争平台高度也会随着变化。为了保持和加强竞争优势,企业需要以变应变,创新市场竟争平台,使企业喷发出的竞争“势”更强。实践说明,越是具有本企业鲜明特点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就越具有生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越能发挥作用。
中国移动营销渠道不断完善的过程,就是应用该原则取得成功的有力证明。1999年中国移动独立运营后,由于其他运营商采取优惠措施,吸引代办商代办其业务,逐步侵蚀中国移动与代办商原有的松散型合作关系,使中国移动与代办商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被打破。为适应形势变化、加速业务发展、增强竞争力,加快了营销渠道建设步伐,扩大了营销网络的覆盖面。在城市,中国移动形成了以自建营业厅为主,合作营业厅、专兼营代办商及银行、邮政话费代收点等为辅的营销渠道。在农村,中国移动逐步搭建了县、乡、村一体化的三级营销网络。这对于提高代办商忠诚度及营销服务功能、加强城市(地市和县城)渠道控制力、掌握市场主动权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保障移动通信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目前网上营业厅和短信营业厅等更为快捷、方便的新型营销渠道也投入运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国移动对营销渠道的辐射力、控制力及运营效率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使营销渠道向着多层次、广覆盖、多模式、个性化、互动化的方向发展演进。
企业可持续发展在于对环境的应变性上。运用“兵形象水论”的原则,成功的企业都应有较强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企业对市场信号显示的反应。企业的适应性还表现在对生态资源利用的适应性,企业是长久的事业,不能因追求表面上的虚荣而过多牺牲企业长远发展的资源。如果企业忽视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增长”,关键是“资源的可持续”,前提是“科学的增长管理”。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管理层根据自身资源状况,进行科学的增长管理决策,并通过这些决策的贯彻实现资源的扩张。目前在我国不少省市移动电话普及率已经很高,如果再片面强调客户增长率,必定会导致价格战。从“博弈论”的观点来看,价格博弈是“零和博弈”,易导致价格丧失弹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着眼,坚决不能打价格战,最理想的结果是价格博弈的次数增加、周期延长,这样企业就能保持持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