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语故事

  • new【成语故事】   负重致远 2024-06-02

    【成语释义】:负重致远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能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处的目的地。比喻能肩挑重任。负,背着,致,送到。亦作负重涉远。  【出处】: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蜀书?庞统传》,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故事

  • new【成语故事】   千虑一得 2024-06-02

    成语千虑一得意思说,遇笨人的考虑也有可取之处。后来多理解为考虑周到。    春秋时,晏婴在齐国历任三朝的宰相。他为人正直,生活俭朴,在齐国很有威望。    有一天,齐景公派使者来看他。他正在吃饭,就把自己的饭菜分成两份,请使者一起吃。使者很感动,

  • new【成语故事】   买椟还珠 2024-06-02

    春秋时候有个楚国人,为了把自己的珍珠多卖点钱,想尽了办法。他用名贵的木兰香木做了个木匣子,里边装上珍珠在大街上叫卖。立刻吸引来不少顾客,但没有一个人来买。   一会儿走过来一个郑国人,给了卖珠人许多钱,急忙打开匣子取出珍珠还给卖珠人,只托着木匣子走了

  • new【成语故事】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2024-06-02

    出处: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    注释:宁愿做高贵的玉被砸碎,也不愿做低贱的瓦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而死,决不苟且偷生。    南北朝时,高洋废掉了魏孝静帝元善见,建立了北齐朝廷,当上了文宣帝。高洋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肆意杀戮元帝的

  • new【成语故事】   拔山举鼎 2024-06-02

    【成语释义】:拔山举鼎这则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移动大山,举起巨鼎。引申之义为形容力强气壮。亦作拔山扛鼎。    【出处】: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项羽本记》: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故事】:

  • new【成语故事】   胶漆相投 2024-06-02

    汉朝的时候,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雷义,另外一个叫陈重。雷义和陈重的感情比亲兄弟还要好,有一次,他们两个人一起去参加考试,雷义考上了,陈重却没考上。雷义心想:「陈重的学问比我好,居然没有考上,真的是太可惜了!雷义就跑去找掌管考试的官员说:「大人,

  • new【成语故事】   一字之师 2024-06-02

    唐朝末年,诗人郑谷回到故乡江西宜春。他以文会友,经常和一些文人往来。    当地有个叫齐已的和尚,对诗文很有兴趣。他早就仰慕郑谷的才名,就带着自己写的诗稿,前来拜会。齐已把诗稿一首一首地请郑谷看。郑谷读到《早梅》这首诗时,不由得沉思起来。郑谷吟道

  • new【成语故事】   削足适履 2024-06-02

    春秋时,有一次楚灵王亲自率领战车千乘,雄兵10万,征伐蔡国。这次出征非常顺利。楚灵王看大功告成,便派自己的弟弟弃疾留守蔡国,全权处理那里的军政要务,然后点齐10万大军继续推进,准备一举灭掉徐国。楚灵王的这个弟弟弃疾,不但品质不端,而且野心极大,不甘心仅仅

  • new【成语故事】   休戚相关 2024-06-02

    出处《国语周语下》    晋国有忧,未尝不成,有庆,未尝不恰为晋休戚,不背本也。    释义休,喜戚,忧。是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喜忧相关、命运相连。    故事春秋时期,晋国的晋淖公周子,又叫姬周,年轻的时候曾因受到族人晋厉公的排挤,不能留在国内,

  • new【成语故事】   邯郸学步 2024-06-02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

  • new【成语故事】   犬牙交错 2024-06-02

    犬牙交错解释意思:形容两国交界处像犬牙似的交错不齐。也形容局势的错综复杂。也说犬牙相错    汉高祖刘邦开国之后,分别封功臣到各地为王。但是因为这些王候在地方上拥有强权,甚至有谋反叛变的意思,于是汉高祖就一一把他们消灭了。    为了巩固汉室,汉

  • new【成语故事】   盲人摸象 2024-06-02

    据古代印度佛经中讲,古时印度有一个小国,国王名叫镜面王。他信奉释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诵经,十分虔诚。可是,国内当时流行着很多神教巫道,多数臣民被它们的说教所迷惑,人心混乱,是非不明,很不利于国家的治理。镜面王很想让其臣民们都归依佛教,于是就想出

  • new【成语故事】   雕虫小技 2024-06-02

    《隋书李德林传》: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    《北史李浑传》:尝谓魏收曰: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    《与韩荆州书》李白: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叫做韩朝宗的人

  • new【成语故事】   八仙过海 2024-06-02

    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    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蓝技水而渡;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

  • new【成语故事】   手不释卷 2024-06-02

    手不释卷:手里不离开书本,形容读书勤奋。    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大将。    一次,他点兵3万,用船80余只袭击荆州。水手一律身着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舱里。黑夜,船到当阳江边,烽火台的汉兵厉声盘问。吴军诈称是商船,要求靠岸避风,汉兵信以为真。

  • new【成语故事】   班超投笔从戎 2024-06-02

    汉明帝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受朝廷征召前往担任校书郎,班超便和母亲一起随哥哥来到洛阳。因为家中贫寒,他常常受官府所雇以抄书来谋生糊口,天长日久,非常辛苦。他曾经停止工作,将笔扔置一旁叹息道:“身为大丈夫,虽没有什么突出的计谋才略,总应该学学在国外

精彩抢先看New Top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