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真正的英雄》学习要点 2024-06-02

    《真正的英雄》 写作背景 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美国全国上下悲痛万分,纷纷哀悼;全世界为之震惊。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当晚即向全国发表了电视讲话,对罹难的英雄表示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七年级下文学常识 2024-06-02

    初一下期 文学常识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 俄国 (国别)诗人 普希金 ,代表作有《自由颂》 ,《致大海》等。 2、《未选择的路》的作者是 美国 (国别)诗人 弗罗斯特 。3、《最后一课》的作者是 法国 (国别)作家 都德 。4、《邓稼先》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义教语文七下教学用书: 短文两篇 2024-06-02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1.《夸父逐日》《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夸父是一位十分神奇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最后一课》汉译琐谈 2024-06-02

    都德的《最后一课》是短篇小说中的精品,自1873年发表以来,曾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并常被选为中小学的语文教材,流传广泛,脍灸人口。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它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比照结构 2024-06-02

    山东齐鲁石化公司总校 王春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用“从……到……”的结构形式写出了一个儿童入学前后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不同心境,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欢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了不满。比照,在这里是比较对照的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伟大的悲剧》学习要点 2024-06-02

    《伟大的悲剧》 关于本文作者 茨威格,奥地利作家。出身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威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一战爆发后,发表了反战剧本《耶雷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义教语文七下教学用书:竹影 2024-06-02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这篇文章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我”和弟弟以及小伙伴华明在月夜里相聚,“今晚干些什么呢?”孩子们的兴趣是成年人意料不到的。弟弟发现了一个只有孩子才能注意的问题:“细看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口技》学习要点 2024-06-02

    《口技》 我国古代有许多名人,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就是反映古代口技人高超的艺术才能。 关于作者: 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人。清顺治六年中进士。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关于口技: 口技,属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步自读与深入探求 2024-06-02

    鲁迅(1881─1936),我国现代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出生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从小受过传统的封建文化教育,但也读过很多富有民主思想和爱国精神的书。还常随母亲去农村,了解农民的疾苦和他们勤劳、纯朴的性格。这些对他后来的思想发展和创作都发生了深刻影响。16岁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义教语文七下教学用书:最后一课 2024-06-02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了解法国文学的教材。小说重点写法国阿尔萨斯地区被德国普鲁士军队占领以后,侵略者强迫当地学校改教德语的事件。最后一课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学案与检测 2024-06-02

    第三单元 追寻名人的足迹1. 邓稼先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3. 音乐巨人贝多芬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5. 孙权劝学 兴趣情境导引师:在我们脚下的这个蓝色星球上,曾经有数百亿人生存过。在这几百亿人中,绝大多数人是默默无闻的,他们在这片有限的空间里平凡地繁衍生息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义教语文七下教学用书:木兰诗 2024-06-02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开头两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爸爸的花儿落了》学习要点 2024-06-02

    《爸爸的花儿落了》 本文的作者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回到台湾,当时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她的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在北京长大,毕业于北京新闻专科学校,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华南虎》学习要点 2024-06-02

    《华南虎》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73年6月,那时正处在十年动乱中。诗人牛汉当时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被囚禁着的华南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触动了他的诗情。回到干校的当天,他就写下了这首情绪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荒岛余生呈现的主人公的心态 2024-06-02

    《荒岛余生》呈现的鲁滨孙心态 节选自名著《鲁滨孙漂流记》的《荒岛余生》,描写鲁滨孙被陷落荒岛所遇到的生存问题、物资问题和精神问题,及其在绝望中找到理由顽强地、潇洒地活下来,活出了人格。文中没有渲染海上遇难、生死系于一发的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铺张如何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黄河颂》学习要点 2024-06-02

    《黄河颂》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义教语文七下教学用书: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马的世界 2024-06-02

    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认识马与人类的亲密关系,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2.通过“马的世界”的探讨,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了解有关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3.通过活动的开展,学习从事一般课题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研究问题的意识,提高学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义教语文七下教学用书:口技 2024-06-02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开演前的气氛。这部分是下文记叙精彩表演的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散步》中的“世界”――探究式教学例谈 2024-06-02

    时下,语文教学改革正推崇探究式教学。它要求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崇高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以及积极的人文价值观。这种导向性给予学生的学习更为自由的空间,同时对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利用文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邓稼先》学习要点 2024-06-02

    《邓稼先》 邓稼先简介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翌年,他随母到北京,在担任清华、北大哲学教授的父亲身边长大。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义教语文七下教学用书:音乐巨人贝多芬 2024-06-02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作为“乐圣”,贝多芬的音乐地位和音乐成就无人能及;作为和苦难命运作斗争的代表,贝多芬同样令人崇敬。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贝多芬都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本文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把贝多芬这样一个伟人还原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着重表现他内心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邓稼先》重难点分析 2024-06-02

    一、注意揭示人物性格形成与人物所处环境的紧密关系(难点)课文的与众不同之处是,把人物形象的刻画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之下,将人物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强弱联系起来,使人物形象有了一定的高度。阅读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好好体会这一特点。如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义教语文七下教学用书:登上地球之巅 2024-06-02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当时,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义教语文七下教学用书:第三单元 单元说明 2024-06-02

    这是一个名人单元。前三篇写的是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第四篇写的是群像,有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文言文《孙权劝学》,写的是我国古代名人。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教学这些课文,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义教语文七下教学用书:土地的誓言 2024-06-02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作者这种情绪的表露,并不流于空泛,他把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使人谛听得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得到热血的沸腾。眷念乡土,这是一种具有共通性的感情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新探 2024-06-02

    人们对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下简称《百草园》的主题的分析,一般都是从该文的题目入手,认为“三味书屋”与“百草园”是对比的,百草园有百味,是“乐园”,是“仙境”;而三味书屋沉闷、窒息、枯燥乏味,是“最严厉的书塾”,像“牢笼”(没有人用这个词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义教语文七上教学用书:羚羊木雕 2024-06-02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本文说的是,“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子女的行为遭到父母反对,父母有父母的理由,子女有子女的理由,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别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悲壮诗篇──读都德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 2024-06-02

    龙怀珠摘要《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是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的爱国主义名篇。作者把主人公的个人悲剧,与整个民族的悲剧联系在一起,使小说具有强烈的、动人的悲剧色彩,成为爱国主义的悲壮诗篇。短小的篇幅,高度的精练,重大的主题和题材,生动饱满的人物形家,洗炼简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义教语文七下教学用书: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 2024-06-02

    一、活动目标1.热爱祖国河山,感受黄河文明,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深入全面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之中的。2.关注母亲河,加强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

  • new【七年级下语文参考】   《音乐巨人贝多芬》学习要点 2024-06-02

    《音乐巨人贝多芬》 何为,原名何敬业,1922年生于浙江定海,历任报纸记者、刊物编辑和电影文学编辑,193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写过诗歌、小说和散文,1956年后主要从事散文的创作,着有《第二次考试》、《织锦集》、《临窗集》等散文集。 本文主要写了"乐圣"贝多芬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