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然放弃城市工作 大学生村官的创业路

25岁的大学毕业生李富兴放弃了山东老家收入不菲的工作,在延吉市依兰镇九龙村当了一名大学生村官。第二年,他租下2个大棚种植蔬菜……这个在外人看来有些“傻”的年轻人,凭着一腔青春热血和努力拼搏,在创业的征途上闯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2010年,李富兴从延边大学农学院毕业,远在山东老家的父母希望他能回家乡就业。于是,他来到山东一家上市企业实习,待遇不错,公司也看中了他。但几个月的实习期结束后,李富兴却放弃了这份父母所期望的“离家近、待遇好”的工作,因为在实习的这几个月里,他发现自己大学所学的农业知识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这让他很难接受。所以,即使父母反对,李富兴还是毅然回到了延吉。并在当年通过选拔考试,成为延吉市依兰镇九龙村一名大学生村官。

  九龙村近年来以生产朝鲜族大酱为支柱产业,农民收入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李富兴想,如果在生产朝鲜族大酱的同时,利用农民现有土地和原有的农业生产技术,开展大棚蔬菜种植可以多增加农民收入。但是,九龙村没有人从事这一项目,怎么办?

  

  李富兴决定从自己做起。2011年初,李富兴通过实地考察,决定租大棚、种蔬菜。这一决定再次出乎父母的意料,“我父母都是临沂地区的农民,种了一辈子的地,本想着我大学毕业能找个好工作,换一种生活环境,没想到我又要种地,他们都不太理解。”尽管如此,李富兴仍坚持自己的决定。他的这一决定得到了同是延边大学农学院毕业、老家也在山东、也留在延吉工作的女友王淑伟的支持。两人用平日积攒的2万元钱,开始了创业之路。

  2011年10月,李富兴用8000元在依兰镇平安村租了2个大棚,又投入1万多元种了黄瓜和西红柿。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除了种植秧苗时,因抢农时李富兴雇了几个人一起干活,其他的活都自己完成。为了不影响平日村里的工作,每天早上3点多钟,李富兴就赶到蔬菜大棚,为秧苗浇水、施肥……然后再到村里上班。几个月下来,李富兴皮肤晒得黝黑,人累瘦了,但也积累了不少种植的经验。

  9月11日傍晚,记者来到李富兴的蔬菜大棚时,他正在棚里为西红柿秧“打水叉”。只见地里的西红柿绿油油一片,长势喜人。就在前一天,李富兴卖给批发市场400公斤西红柿,挣了700多元。李富兴高兴地说,今年的收成很好,秋季这茬西红柿能摘到10月上旬。总体算来,一年2个大棚能挣4万多元。

  通过一年的实践,李富兴深切感受到农业要发展,就要走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带动大家,一同靠种植蔬菜发家致富。  创业路上放飞梦想,青春无悔

  虽然李富兴走的路和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不同,且充满艰辛,但他没有后悔。能把学到的专业知识用在农业生产上,他觉得很高兴。党的十八大就要召开了,李富兴对此充满了期待,他说,十八大一定会给农民带来更多的机遇,我们要把握机遇,加快发展。

  “农村农业是我们大学生创业的广阔天地,虽然创业的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只要肯付出,就会有回报,只要我们坚持,我们的青春梦想就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厚土壤中美丽绽放。”李富兴对未来充满了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