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

词典名字:

麋鹿

词典发音:

mí lù

注音:

ㄇㄧˊ ㄌㄨˋ

词典解释

麋鹿[ mí lù ]

⒈  亦称“四不像”。中国著名的特产动物,但野生的早已灭绝,现存者都是北京南苑皇家猎苑的孑遗,特征是尾特别长,眉杈特别发达,形成主杈模样。

麋鹿满之。——《墨子·公输》
取其麇鹿。——《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mi-lu;

引证解释

⒈  麋与鹿。

《孟子·梁惠王上》:“乐其有麋鹿鱼鳖。”
孟郊 《隐士》诗:“虎豹忌当道,麋鹿知藏身。”

⒉  即麋。

《墨子·非乐上》:“今人固与禽兽麋鹿、蜚鸟贞虫异者也。”
唐 崔道融 《元日有题》诗:“自量麋鹿分,只合在山林。”
清 孙枝蔚 《送陆粲石之金陵省令兄绣闻时归自关外》诗:“东头重聚因麋鹿,原上相关有鶺鴒。”

网络百科

麋鹿 (哺乳动物)

  • 麋鹿(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体长170-217厘米,尾长60-75厘米。 雄性肩高122-137厘米,雌性70-75米厘米,体形比雄性略小。一般麋鹿体重120-180千克,成年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初生仔12千克左右。角较长,每年12月份脱角一次。雌麋鹿没有角,体型也较小。雄性角多叉似鹿、颈长似骆驼、尾端有黑毛,麋鹿角形状特殊,没有眉杈。头大,吻部狭长,鼻端裸露部分宽大,眼小,眶下腺显著。四肢粗壮,主蹄宽大、多肉,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代带有响亮的磕碰声。
  • 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求偶发情始于6月底,持续6周左右。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为了以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到19世纪时,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直到1898年被英国购买并繁殖到255头,并在1983年将部分个体送回中国。之后有更多的麋鹿回归家乡,并有部分被放生野外。
  • 截至2011年8月,江苏盐城大丰湿地麋鹿总数达1789头;2013年6月,湖北石首市天鹅洲麋鹿保护区麋鹿总数达1016头。 (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 近音词、同音词
  • mí lù迷露
  • mí lù迷路
  • mí lù麋鹿
  • mì lù秘录
  • mì lǜ密率
  • mì lù秘箓
  • mì lù蜜露
  • mì lǜ密虑
  • mì lù祕錄
  • mì lǜ密慮
  • mì lù秘録
  • mì lù秘籙
  • mì lù祕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