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上之音

词典名字:

濮上之音

词典发音:

pú shàng zhī yīn

注音:

ㄆㄨˊ ㄕㄤˋ ㄓ ㄧㄣ

词典解释

⒈  濮上:春秋时卫地,青年男女常歌舞幽会于其地。用以指靡靡之音

引证解释

国语辞典

濮上之音[ pú shàng zhī yīn ]

⒈  相传春秋时,卫灵公到晋国访问,途中夜宿于濮水之上,半夜听到琴声,就命令乐师师涓记下。到晋国,见晋平公,就使师涓弹奏师旷听到,手按琴弦说:「此亡国之音,为纣王乐师师延所作,当武王伐纣时,师延向东逃逸,至濮水,自投江水而死,所以凡听到此乐者,国家必定衰败。」见也作「桑间之音」。

史记·卷二四·乐书》唐·张守节·正义。后以此比喻淫荡亡国之音。《三国志·卷二五·魏书·高堂隆传》:「作靡靡之乐,安濮上之音。」

靡靡之音 郑卫之音


网络百科

濮上之音

  • 春秋末年,晋平公在城外建造一座豪华的宫殿。卫灵公带涓乐师前去祝贺,席间涓乐师把在濮水边听来的乐曲弹了一遍。晋国的旷乐师马上制止说是商末延乐师为纣王所作的濮上之音,听了会沉湎声色中。3年后,晋平公因贪色而亡。
  • 近音词、同音词
  • pú shàng zhī yīn濮上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