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儿

词典名字:

卜儿

词典发音:

bǔ ér

注音:

ㄅㄨˇ ㄦˊ

成语繁体:

卜兒

词典解释

卜儿[ bǔ ér ]

⒈  元代戏曲里老娘或老妇人的俗称。宋元时“”字俗写成左“”右“”,进而省作“卜”。

⒉  妓母的俗称。卜儿当即鸨儿的音转。

引证解释

⒈  元 代戏曲里老娘或老妇人的俗称。 宋 元 时“娘”字俗写成左“女”右“卜”,进而省作“卜”。

无名氏 《飞刀对箭》第一折:“卜儿云:‘孩儿也,便好道父母在堂,不可远游也。’”
元 无名氏 《玩江亭》第一折:“卜儿上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老身无甚事,且回后堂中去也。’”
清 焦循 《剧说》一:“末、旦、浄、丑之外,又有孤、倈儿孛老邦老、卜儿等目……《金线池》,搽旦扮卜儿;《秋胡戏妻》、《王粲登楼》,并老旦扮卜儿;《合汗衫》,浄扮卜儿;是扮卜儿者,无一定也……卜儿者,妇人之老者也。”

⒉  妓母的俗称。卜儿当即鸨儿的音转。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卜儿哭上: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自家 宋引章 (妓女)的母亲是也。”
元 刘庭信 《醉太平·走苏卿》曲:“老卜儿接了鸦青纱。俊 苏卿 受了金花誥。”

网络百科

卜儿

  • 卜儿有多重意思,一种是指元代戏曲的角色之一,一般由老旦或搽旦扮演。
  • 近音词、同音词
  • bù ěr不尔
  • bǔ ér卜儿
  • bù ér不而
  • bù èr不二
  • bù ěr不爾
  • bù èr不貳
  • bù ěr布耳
  • bǔ ér卜兒
  • bù èr不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