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门

词典名字:

公门

词典发音:

gōng mén

注音:

ㄍㄨㄥ ㄇㄣˊ

成语繁体:

公門

词典解释

公门[ gōng mén ]

⒈  古称国君之外门为“公门”。

⒉  官署,衙门。

引证解释

⒈  古称国君之外门为“公门”。

《礼记·曲礼上》:“国君下齐牛,式宗庙,大夫士下公门,式路马,乘路马,必朝服。”
《穀梁传·庄公元年》:“秋,筑王姬之馆于外。筑,礼也;于外,非礼也。筑之为礼,何也?主王姬者,必自公门出。”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顷之,太子与 梁王 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 释之 追止太子、 梁王 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

⒉  官署,衙门。

《荀子·强国》:“观其士大夫,出於其门,入於公门,出於公门,归於其家,无有私事也。”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后娶》:“身没之后,辞讼盈公门,谤辱彰道路。”
唐 张固 《幽闲鼓吹》:“张长史 释褐为 苏州 常熟 尉,上后旬日,有老父过状,判去。不数日復至。乃怒而责曰:‘敢以閒事屡扰公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折狱》:“杀人之罪已定,但得全尸,此案即结;案后,速醮可也。汝少妇,勿復出入公门。”
郭沫若 《反正前后》七:“有过一位总督很喜欢他,他时常出入公门。”

网络百科

公门

  • 公门是汉语词汇,
  • 拼音gōng mén,
  • 释义:1、古称国君之外门为“公门”。2.官署,衙门。
  • 出自《礼记·曲礼上》。
  • 近音词、同音词
  • gōng mén公门
  • gōng mén宫门
  • gǒng mén拱門
  • gǒng mén拱门
  • gòng mén共门
  • gōng mén宮門
  • gōng mén公門
  • gòng mén共門
  • gōng mén攻門
  • gōng mén攻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