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骸骨

词典名字:

乞骸骨

词典发音:

qǐ hái gǔ

注音:

ㄑㄧˇ ㄏㄞˊ ㄍㄨˇ

词典解释

乞骸骨[ qǐ hái gǔ ]

⒈  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简作“乞骸”

上书乞骸骨。——《后汉书·张衡传》

pretext for retire from work of ancient Chinese office;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十》:“臣愚不能復治 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汉书·赵充国传》:“充国 乞骸骨,赐安车駟马,黄金六十斤,罢就第。”
《明史·钱习礼传》:“復上章乞骸骨,乃得归。”
亦省作“乞骸”。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下》:“大司空 彭宣 见 莽 专权,乞骸。”
唐 权德舆 《送崔谕德致政东归》诗:“乞骸归故山,累疏明深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司马》:“后司马乞骸归,塞上復警。”

国语辞典

乞骸骨[ qǐ hái gǔ ]

⒈  旧称大臣辞职,言使骸骨得归葬乡土。

《汉书·卷七一·疏广传》:「满三月赐告,广遂称笃,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
《晏子春秋·外篇·重而异者》:「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网络百科

乞骸骨

  • 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 如: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传》
  • 充国乞骸骨,赐安车驷马。—— 《汉书·赵充国传》
  • 耽病之,屡移疾乞骸骨。 ——《新唐书·列传第十九》
  • 近音词、同音词
  • qǐ hái gǔ乞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