𨋩

𨋩
拼音 [bì] [fú] 注音ㄅ一ˋ ㄈㄨˊ
总笔画13画
简体部首車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LWDY 仓颉JJOIK
郑码FKGS
结构左右
统一码282E9
笔顺一丨フ一一一丨ノ丨一ノ丶丶
基本解释

统一码

𨋩字UNICODE编码U+282E9,10进制: 164585,UTF-32: 000282E9,UTF-8: F0 A8 8B A9。

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𨋩

𨋩【酉集下】【車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俗輹字。詳後輹字註。

说文解字

輹【卷十四】【車部】

車軸縛也。从車复聲。《易》曰:輿脫輹。芳六切

说文解字注

(輹)車軸縛也。謂以革若絲之類纏束於軸、以固軸也。縛者、束也。古者束輈曰楘。曰歷錄。束軸曰輹。亦曰鞪。約轂曰約軝。衣衡曰㡔。皆所以爲固。皆見於許書。輈束箸於外。故詩箸其數。軸束隱於輿下。故不知其數。釋名曰。?、複也。重複非一之言也。?當爲輹。轉寫誤耳。或曰?當爲輻之誤。若屐下云又曰輹。輹當爲轐。从車。𡕨聲。芳六切。三部。易曰。輿說𨎙。說各本从脫。許書必當用說。今依周易正。周易小畜九三、大畜九二文也。馬云。車下縛也。與許合。其非轐明矣。或作腹者叚借字。或作輻者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