𦝦

𦝦
拼音 [tuǒ] 注音ㄊㄨㄛˇ
总笔画13画
简体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肉部
五笔EDAE 仓颉BKMB
郑码QGBQ
结构左右
统一码26766
笔顺ノフ丶一一ノ一丨一ノフ丶一
基本解释

统一码

𦝦字UNICODE编码U+26766,10进制: 157542,UTF-32: 00026766,UTF-8: F0 A6 9D A6。

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𦝦

𦝦【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吐火切,音妥。牲肉謂之𦝦。《正字通》按說文肉部:隋,裂肉也。

周禮小祝,贊隋,守祧,旣祭則藏其隋。註:鄭康成曰:隋,尸所祭肺脊黍稷之屬,藏之以依神。以此說,𦝦卽隋之譌。說文从肉从隓省。隋本从肉,加肉旁作𦝦,非。𦢪,同髓。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𦝦

𦝦【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吐火切,音妥。牲肉謂之𦝦。《正字通》按說文肉部:隋,裂肉也。

周禮小祝,贊隋,守祧,旣祭則藏其隋。註:鄭康成曰:隋,尸所祭肺脊黍稷之屬,藏之以依神。以此說,𦝦卽隋之譌。說文从肉从隓省。隋本从肉,加肉旁作𦝦,非。𦢪,同髓。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