𥰭

𥰭
拼音 [cuō] [zhǎ] [cī] 注音ㄘㄨㄛ ㄓㄚˇ ㄘ
总笔画15画
简体部首竹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 15画
繁体部首竹部
五笔TUDA 仓颉HTHM
郑码MUBI
结构上下
统一码25C2D
笔顺ノ一丶ノ一丶丶ノ一一丨一ノ一丨一
基本解释

统一码

𥰭字UNICODE编码U+25C2D,10进制: 154669,UTF-32: 00025C2D,UTF-8: F0 A5 B0 AD。

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

异体字

𥭯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𥰭

𥰭【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集韻》叉宜切,音差。《類篇》篸𥰭,竹貌。

洞簫也。《楚辭·九歌》吹參差兮誰思。《註》參差,洞簫。一作篸𥰭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才何切,音醝。《類篇》筥屬。

《廣韻》《集韻》𠀤側下切,音鮓。炭籠。長沙語。

《類篇》所𥳑切。大籥。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