鴘
拼音 [biǎn] 注音ㄅ一ㄢˇ
总笔画16画
简体部首鳥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 16画
仓颉ITHAF
郑码ZSER 四角27427
结构左右
统一码9D18
笔顺フ丶一ノ丨ノ丨フ一一一フ丶丶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iǎn(ㄅ一ㄢˇ)

⒈  苍鹰。

⒉  姓。

统一码

鴘字UNICODE编码U+9D18,10进制: 40216,UTF-32: 00009D18,UTF-8: E9 B4 98。

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鴘

鴘【亥集中】【鳥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被免切《集韻》《韻會》披免切,𠀤篇上聲。《集韻》鷹隼二歲,色赤。《正字通》鴘,鸄鳥屬。《酉陽雜俎》鸄色黃,一變爲靑鴘,又一變爲白鴘。詳鸄字註。

《廣韻》方免切《集韻》邦免切,𠀤音辯。

《集韻》《類篇》𠀤翻阮切,音䫶。

《集韻》父遠切,音㨧。義𠀤同。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鴘

鴘【亥集中】【鳥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被免切《集韻》《韻會》披免切,𠀤篇上聲。《集韻》鷹隼二歲,色赤。《正字通》鴘,鸄鳥屬。《酉陽雜俎》鸄色黃,一變爲靑鴘,又一變爲白鴘。詳鸄字註。

《廣韻》方免切《集韻》邦免切,𠀤音辯。

《集韻》《類篇》𠀤翻阮切,音䫶。

《集韻》父遠切,音㨧。義𠀤同。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