錅
拼音 [lí] 注音ㄌ一ˊ
总笔画16画
简体部首金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TQTQ 仓颉HHC
郑码MFMP 四角27109
结构上下
统一码9305
笔顺ノ一丨ノ丶ノフノノ丶一一丨丶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lí(ㄌ一ˊ)

⒈  金属。

⒉  剥;裂。

⒊  釜一类的器物。

统一码

錅字UNICODE编码U+9305,10进制: 37637,UTF-32: 00009305,UTF-8: E9 8C 85。

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錅

錅【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玉篇》與鑗同。《集韻》作鋫。

说文解字

鑗【卷十四】【金部】

金屬。一曰剥也。从金黎聲。郎兮切

说文解字注

(鑗)金屬也。一曰剝也。剝者裂也。剝訓裂。知鑗與剺義同音别。方言。蠡、分也。注謂分割也。此卽鑗之叚借。方言又曰。劙、解也。亦卽此字。从金。黎聲。里西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