豥
拼音 [gāi] 注音ㄍㄞ
总笔画13画
简体部首豕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 13画
仓颉MOYVO
郑码GQZO 四角10282
结构左右
统一码8C65
笔顺一ノフノノノ丶丶一フノ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āi(ㄍㄞ)

⒈  四蹄皆白的猪。

统一码

豥字UNICODE编码U+8C65,10进制: 35941,UTF-32: 00008C65,UTF-8: E8 B1 A5。

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豥

豥【酉集中】【豕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戸來切《集韻》何開切,?音孩。《爾雅·釋獸》豕四蹢皆白,豥。《註》蹢,蹄也。

《廣韻》古哀切《集韻》柯開切,?音該。

《集韻》魚開切,音皚。

《集韻》《韻會》《正韻》?下楷切,音駭。義?同。○按《爾雅》郉疏,《詩》白蹢鄭箋,以豥爲駭。駭者,躁疾之言也。駭與豥字異義同。楊愼《字說》豥同駭,《毛氏韻》《正韻》豥亦作駭,?非。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