虥
拼音 [zhàn] 注音ㄓㄢˋ
总笔画16画
简体部首虍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 16画
仓颉YNII
郑码IHHH 四角23253
结构左右 电码5717
统一码8665
笔顺丨一フノ一フノフ一フノ丶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àn(ㄓㄢˋ)

⒈  古同“虦”。

统一码

虥字UNICODE编码U+8665,10进制: 34405,UTF-32: 00008665,UTF-8: E8 99 A5。

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虥

虥【申集中】【虍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士限切《韻會》士版切,𠀤音棧。《玉篇》貓也,字亦作虦。《爾雅·釋獸》虎竊毛謂之虦貓。《韓愈詩》下言人吏稀,唯足彪與虥。

《廣韻》昨閑切,音孱。士諫切,音輚。義𠀤同。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虥

虥【申集中】【虍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士限切《韻會》士版切,𠀤音棧。《玉篇》貓也,字亦作虦。《爾雅·釋獸》虎竊毛謂之虦貓。《韓愈詩》下言人吏稀,唯足彪與虥。

《廣韻》昨閑切,音孱。士諫切,音輚。義𠀤同。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