藙
拼音 [yì] 注音一ˋ
总笔画18画
简体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15画
总笔画 18画
繁体部首艸部
五笔AUEC 仓颉TYOE
郑码ESGQ 四角44247
结构上下 电码9122
统一码85D9
笔顺一丨丨丶一丶ノ一ノフノノノ丶ノ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ì(一ˋ)

⒈  即“食茱萸”,果实味辛,可作调料。

统一码

藙字UNICODE编码U+85D9,10进制: 34265,UTF-32: 000085D9,UTF-8: E8 97 99。

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藙

藙【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集韻》魚旣切《韻會》疑旣切,?音毅。《禮·內則》三牲用藙。《註》藙,煎茱萸也。《說文》作?。《玉篇》作?

说文解字

?【卷一】【艸部】

煎茱萸。从艸?聲。漢津:會稽獻?一斗。魚旣切

说文解字注

?)煎茱萸。内則。三牲用藙。鄭云。藙、煎茱萸也。漢律㑹稽獻焉。爾雅謂之榝。玉裁謂。許君云榝似茱萸、出淮南。則與鄭說異。皇侃義疏曰。煎茱萸、今蜀郡作之。九月九日取茱萸。折其枝。連其實。廣長四五寸。一升實可和十升膏。名之藙也。本艸圖經曰。食茱萸。蜀人呼其子爲艾子。按艾卽藙字。从艸。?聲。魚旣切。十五部。漢律㑹稽獻?一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