葚
拼音 [shèn] 注音ㄕㄣˋ
总笔画12画
简体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艸部
仓颉TTMV
郑码EEZ 四角44718
结构上下 电码5513
区位6156
统一码845A
笔顺一丨丨一丨丨一一一ノ丶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èn(ㄕㄣˋ)

⒈  桑树结的果实:桑葚。

统一码

葚字UNICODE编码U+845A,10进制: 33882,UTF-32: 0000845A,UTF-8: E8 91 9A。

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葚字收录于 现通表

异体字

?

详细解析

基本词义

rèn

(1) ——“桑葚儿”( sāngrènr):桑葚,桑树的果实,味甜可食

(2) 另见 shèn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葚

葚【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時鴆切,音甚。《玉篇》桑實也。《詩·魯頌》食我桑黮,懷我好音。《疏》飛鴞,惡聲之鳥。食桑黮而變音。《註》黮同葚。《晉書·張錫傳》桑葚甜甘,鴟鴞革響。

《韻補》叶如林切,音?。《詩·衞風》于嗟鳩兮,無食桑葚。叶下耽字韻。《詩疏》一本又作椹。◎按《佩觿》云:以鐵椹之椹爲桑葚,非,葚字不當从木。

说文解字

葚【卷一】【艸部】

桑實也。从艸甚聲。常衽切

说文解字注

(葚)桑實也。見詩。从艸。甚聲。常衽切。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