苨
拼音 [nǐ] 注音ㄋ一ˇ
总笔画8画
简体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艸部
五笔ANXB 仓颉TSP
郑码EXRR 四角44212
结构上下
统一码82E8
笔顺一丨丨フ一ノ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nǐ(ㄋ一ˇ)

⒈  〔苨苨〕茂盛。

⒉  〔荞苨〕中药草名,亦称“甜桔梗”。

统一码

苨字UNICODE编码U+82E8,10进制: 33512,UTF-32: 000082E8,UTF-8: E8 8B A8。

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苨

苨【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奴禮切《集韻》乃禮切,?音禰。《爾雅·釋草》苨,菧苨。《註》薺苨也。《劉勰·新論》愚與直相像,若薺苨之亂人參。

通作泥。《詩·大雅》維葉泥泥。《釋文》張揖作苨苨。《博雅》苨苨,茂盛也。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