篹
拼音 [zhuàn] [zuàn] [suǎn] 注音ㄓㄨㄢˋ ㄗㄨㄢˋ ㄙㄨㄢˇ
总笔画16画
简体部首竹部 部外笔画10画
总笔画 16画
繁体部首竹部
五笔THDB 仓颉HBUU
郑码MLGY 四角88712
结构上中下 电码8944
统一码7BF9
笔顺ノ一丶ノ一丶丨フ一一一一ノ丶フ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uàn(ㄓㄨㄢˋ)

⒈  古通“馔”:“以为文母篹食堂。”

⒉  著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篹,故谓之《论语》。”

统一码

篹字UNICODE编码U+7BF9,10进制: 31737,UTF-32: 00007BF9,UTF-8: E7 AF B9。

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𥲻𥶊

详细解析

基本词义

zhuàn

〈动〉

(1) 同“撰”。写作,著述 [write]

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篹,故谓之《论语》。——《汉书》

(2) 同“馔”。安排食物 [prepare food]

篹,与馔同。具食也。——《字汇补》

(3) 另见 zuǎn

词性变化

zuǎn

〈名〉

(1) 筷子笼 [container of chopsticks]

篹,竹器也。——《说文》

(2) 另见 zhuàn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篹

篹【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蘇管切《集韻》《韻會》損管切,𠀤音算。籩屬。《禮·明堂位》薦用玉豆雕篹。《註》篹,籩屬。《疏》以竹爲之,形似筥,雕鏤其柄,故云雕篹。《廣韻》籮屬。《篇海》一曰竹木素器。《禮·喪大記》食於篹者盥。《註》竹筥。

《集韻》祖管切,音纂。義同。

《集韻》雛綰切《正韻》雛產切,𠀤音撰。特也,述也。《前漢·藝文志》書之所起遠矣,至孔子篹焉。《註》孟康曰:篹音𢰅

《前漢·班固敘傳》探篹前記。

《正韻》除戀切,音𩜹。義同。

𩜹同,具食也。《前漢·元后傳》獨置孝元廟故殿,以爲文母篹食堂。《集韻》或作𥶊。通作匴。

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篹

篹【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蘇管切《集韻》《韻會》損管切,𠀤音算。籩屬。《禮·明堂位》薦用玉豆雕篹。《註》篹,籩屬。《疏》以竹爲之,形似筥,雕鏤其柄,故云雕篹。《廣韻》籮屬。《篇海》一曰竹木素器。《禮·喪大記》食於篹者盥。《註》竹筥。

《集韻》祖管切,音纂。義同。

《集韻》雛綰切《正韻》雛產切,𠀤音撰。特也,述也。《前漢·藝文志》書之所起遠矣,至孔子篹焉。《註》孟康曰:篹音𢰅

《前漢·班固敘傳》探篹前記。

《正韻》除戀切,音𩜹。義同。

𩜹同,具食也。《前漢·元后傳》獨置孝元廟故殿,以爲文母篹食堂。《集韻》或作𥶊。通作匴。

说文解字

匴【卷十二】【匚部】

渌米籔也。从匚算聲。穌管切

说文解字注

(匴)淥米籔也。淥者、浚也。浚者、抒也。抒者、挹也。籔者、䉛也。䉛者、漉米籔也。然則匴與、䉛二字一物也。謂淅米訖、則移於此器內浚乾之而待炊。所謂滰淅也。士冠禮。爵弁、皮弁、緇布冠各一匴。注。匴、竹器名。今之冠箱也。古文匴爲篹。按淥米之籔𣃔非可盛冠。此必異物同名。或別有正字。俟考。从匚。算聲。穌管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