漴
拼音 [chóng] [zhuàng] 注音ㄔㄨㄥˊ ㄓㄨㄤˋ
总笔画14画
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水部
五笔IMPI 仓颉EUJF
郑码VLWB 四角32191
结构左右
统一码6F34
笔顺丶丶一丨フ丨丶丶フ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chóng(ㄔㄨㄥˊ)

⒈  〔漴河〕水名,在中国安徽省五河县。

统一码

漴字UNICODE编码U+6F34,10进制: 28468,UTF-32: 00006F34,UTF-8: E6 BC B4。

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漴

漴【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集韻》《韻會》鉏弓切《正韻》鉏中切,𠀤音崇。水聲。

《集韻》鉏江切,音淙。雨急謂之漴。

仕莊切,音牀。義同。亦作𩃕

《廣韻》《韻會》《正韻》士絳切《集韻》仕巷切,𠀤淙去聲。水所衝也。通作淙。

《集韻》助亮切,音狀。雨疾下也。

说文解字

淙【卷十一】【水部】

水聲也。从水宗聲。藏宗切

说文解字注

(淙)水聲也。水聲淙淙然。从水。宗聲。藏宗切。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