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
拼音 [yīng] 注音一ㄥ
总笔画21画
简体部首木部 部外笔画17画
总笔画 21画
五笔SMMV 仓颉DBCV
郑码FLLZ 四角46944
结构左右 电码2937
统一码6AFB
笔顺一丨ノ丶丨フ一一一ノ丶丨フ一一一ノ丶フ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īng(一ㄥ)

⒈  见“樱”。

统一码

櫻字UNICODE编码U+6AFB,10进制: 27387,UTF-32: 00006AFB,UTF-8: E6 AB BB。

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櫻字收录于 标准字体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櫻

櫻【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7画

《唐韻》烏莖切《集韻》《韻會》於驚切《正韻》於京切,𠀤音鶯。《說文》果名,櫻桃也。一名含桃。《禮·月令》仲夏之月,羞以含桃先薦寢廟。《爾雅翼》果熟最先,故云先薦。《呂覽·高誘註》以鸎所含食,故曰含桃。

名鸎桃。《王維·敕賜櫻桃詩》纔是寢園春薦後,非關御苑鳥銜殘。

《爾雅·釋木》楔,荆桃。《郭璞註》今櫻桃也。《孫炎註》最大而甘者,謂之崖蜜。《蘇軾·橄欖詩》待得餘甘回齒頰,已輸崖蜜十分甜。《本草》一名朱桃,一名麥英。深紅者爲朱櫻,黃者爲蠟櫻。

《集韻》伊盈切,音嬰。義同。

说文解字

櫻【卷六】【木部】

果也。从木嬰聲。烏莖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