杩
拼音 [mà] [mǎ] 注音ㄇㄚˋ ㄇㄚˇ
繁体 总笔画7画
简体部首木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 7画
仓颉DNVM
郑码FXVV 四角47927
结构左右
区位7231
统一码6769
笔顺一丨ノ丶フ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杩(榪)mà(ㄇㄚˋ)

⒈  床前横木。

统一码

杩字UNICODE编码U+6769,10进制: 26473,UTF-32: 00006769,UTF-8: E6 9D A9。

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详细解析

基本词义

〈名〉

杩头,床两头或门扇上下两端的横木[crossbeam]。如:杩子(旧时木制马桶);杩杈(用来拦堵水流的三脚木架)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杩

榪【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莫駕切,音罵。《玉篇》牀頭橫木也。《韻會》引《曾子·輿機疏》,機以木爲之,如牀,先用一繩繫著兩頭謂之榪。《正字通》俗謂木片關定器物曰榪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杩

榪【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莫駕切,音罵。《玉篇》牀頭橫木也。《韻會》引《曾子·輿機疏》,機以木爲之,如牀,先用一繩繫著兩頭謂之榪。《正字通》俗謂木片關定器物曰榪子。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