朡
拼音 [zōng] 注音ㄗㄨㄥ
总笔画13画
简体部首月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 13画
仓颉BUCE
郑码QOOR 四角72247
结构左右
统一码6721
笔顺ノフ一一ノ丶フ丨ノ丶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ōng(ㄗㄨㄥ)

⒈  拘系,以刑具敛足:“晋诛羊舌虎,叔向为之奴而朡。”

⒉  狂病。

统一码

朡字UNICODE编码U+6721,10进制: 26401,UTF-32: 00006721,UTF-8: E6 9C A1。

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

详细解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朡

朡【辰集上】【月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祖叢切,音㚇。艐,隷作朡。船著不行。

至也。

三朡,國名。《川篇》音葼。狂病也。《字彙補》與朡字不同,朡从舟。艐。

?

说文解字

艐【卷八】【舟部】

船著不行也。从舟㚇聲,讀若䔂。子紅切

说文解字注

(艐)船箸沙不行也。沙字各本奪。今依廣韵一東、三十三箇所引補。大人賦張揖注曰。艐、箸也。尸部屆、行不?也。郭注方言云。艐古屆字。按釋詁、方言皆曰。艐、至也。不行之義之引伸也。从舟。㚇聲。子紅切。九部。讀若䔂。此音與子紅爲雙聲。與屆亦雙聲。漢時語如是。